Tag
值日/指日可待表
Status
Completed
Column
特
D-day
Feb 23, 2022
[Vol 1.]
🗺️ W0NDER MAP / CONTENTS
🗺️ W0NDER MAP / CONTENTS | ㅤ | ㅤ |
Vol.1 | Vol.2 | Vol.3 |
|🪨 香港方物 /「絲絲點點計算」 | |🇭🇰 香港(文化/城市)研究 /「似是故人來」 | |
|🎵 香港(流行)音樂 / 「來日縱使千千闕歌」 | |🕗 香港歷史 / 「在 但求美麗的我城」 | |
|📜 文學13邀 / 「惜/悉悲歡恩怨原是詐」 | |👊 我哋香港人 / 「誰的光 如常為我築起 這空港」 | |
🏃 南來遊人 / 「一點中你 怎去躲」 | |🔥「和你抗爭,我很愉快」/ -2019- | |
|〰️ 雙城記 (Pt.2) / 「人置身這大時代」 | |〰️ 雙城記 (Pt.3) / 「人置身這大時代」 | |
ㅤ | ㅤ | |🌟 我 /「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 |
000
🎬 Take One:
「好奇心」這個東西 🤔 在最開始可能只是你在百無聊賴的夜晚散步,然後看到了微弱的光 —— 原來是夜晚田野上飛來的螢火蟲,星星點點。你看到了它們,追在它們身後跑,拿網子去嘗試捕捉。慢慢地,捕捉回來的螢火蟲多到足以形成光源之後,那就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好奇心」。
「香港」這一整塊對於我來說,就是已成形的、具備一定規模的「好奇心」。
想到自己並不是一个很认真或是很會坚持的人,都是按照直觉和感觉走,遇到能讓自己认真的事物就沉浸,對於某些事物會不知不覺地高要求自己去鑽研却不认为是負擔,就去做。香港(电影) 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难得的存在。
🎬 Take Two:
本系列 newsletter 「🇭🇰 竟惹寂寥 · 地圖冊」其實是一次關於我自己對「香港」的好奇心地圖整理:
🤔 為什麼好奇?當我想要了解或是鑽研這一塊的時候,我尋找到的梯子是什麼?想要為自己的好奇而做出的進一步努力是什麼?是一次毫無保留的分享,如果剛好能對你的好奇心有所點燃或者助力,那是最好不過 ✨
🚠 好 奇 心 纜車 — [港人自講]
簡單來說,我想更多地聽聽香港人如何書寫和言說他們眼中的香港~
仔細想想,對香港的印象更多只是停留在:
- 有大中華區第一座 迪士尼樂園(2005) = 第一次去 HK 就是去迪士尼玩;
- 高度資本主義化、國際大都市 = 可以更快買到新款 Nike/Apple (小時候是現在不太確定了) + 房子好貴等;
- 歷史課本的那句「香港於 1997 年回歸」;
直到喜歡香港電影並找了一些相關書籍來看,發現簡單的一句「九七回歸」對於港人來說,並不那麼簡單:
對於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規定的香港回歸中國的協議,港人經歷了從審慎的樂觀,到疑慮重重的轉變,因為過渡的程序過於複雜、難以操作。在電影方面,第二波「新浪潮」反應了這種懷疑的情緒······ —— 《香港電影:額外的維度》
🤔 Q:香港人是在 1997 年回歸當天知道自己要回歸的嗎?
😯 A:還要再早至少 13 年喔! 1980 年中英談判。港人自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確定自己要回歸,在這之後有著 13 年的漫長等待:是被承諾「馬照跑,舞照跳」的安心呢,審慎的樂觀呢?還是迷惘恐懼到移民(1980 年代中英谈判期间 + 1989 民運期間均出現 港人大規模移民潮)、「今日唔知後日事」的焦慮呢?
以及 2019 年的香港動盪 ······ 都在不斷提醒我其實自己對香港了解得十分單薄和淺層。加上中港關係的不斷變化,大陸的聲音更多對「香港」避而不談或者不屑而談。那倒不如將話筒🎙️還給香港,讓這裡的人、電影、書、物、歌曲……. 說說他們目睹的、生活中的、感受的 HK 吧~
以及先粗淺地按照我的好奇心記憶列出一份名單,他們都是我在衝浪的時頻繁看到的名字 👀
🏰:洛楓、黃霑、周耀輝、朱耀偉、周蕾、羅永生、梁秉钧、陳國球、陳智德、許寶強、呂大樂、李歐梵、梁啟智、黃愛玲、張美君、岑朗天、周保松 ….
🚶 / 每個名字背後都藏著一整片漫遊的好奇心森林:D 🌲 /
🎬 香港電影 /「遙遙晚空 點點星光 息息相關」
/ 🚶 先從牽動一切的「香港電影」開始講起,它是最初的螢火蟲~ /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All too extravagant, too gratuitously wild —— Roger Greenspan (1973)
學者 David Bordwell 將這句放入他的港影研究著作《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港版譯:《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 後,這句話便被廣泛傳頌並成為港產片的評價。
想來這八個字也非常貼切。
香港電影有稱得上「新浪潮」的發軔,各位年青導演如許鞍華、徐克、譚家明等人充滿個色彩的風格創作合力為當時的香港電影帶來一片新氣象和新刺激。
也有眾多的類型可供選擇:武俠片、警匪片、动作片、黑幫片、賭片、功夫片、喜劇片、臥底片、情色片、鬼片、移民電影、社會題材片、紀錄片等。技術條件不如今日但仍然爆發出極強的想像力,如 2020 年的《龍虎武師》道出了當年功夫片/武俠片/動作片那種拿命去搏的極致(殘酷)創作,才留下了一個個經典畫面。演員、導演、武指、攝像、樂人等各行各業的人才濟濟和充滿能量的創作力也成就了這個黃金時代。
可能是出於對黃金時代的迷戀、對看不完的豐富香港電影的驚嘆、對「居然還可以這樣拍!」的驚喜,我在這方面越走越深。除此之外,在當時還有另一個問題盤旋在我的好奇心上空,那就是:
港影已死 ?!
是黃金時代的不復存在?人才接力的斷層?還是曾經同在一個創作大環境下暗自較量的創作者們紛紛北上拍片讓香港電影變得沈寂了些?大家對本土的港產片熟視無睹(當然也有 404 和中港關係變化的原因)?
不過,看了一些香港電影和電影評論下來,覺得當中很迷人的一點(或許是和我現實所處的「真空/戴著鐐銬跳舞」創作環境有關,會更羨慕、也更容易被一種爆發的全景式創造力所吸引),你可以從不同時期的電影看出真實又鮮活的香港人:小人物的嬉笑怒罵、在經濟騰飛後的欣喜、在回歸前夕的焦慮與迷茫、在巨星殞落和 SARS 夾擊下的沮喪、面對變局的迷茫和反思 ······ 也能看到真實又鮮活的香港:高速發展的香港、移民潮下的香港、移民交融的香港、紙醉金迷的香港、淪陷香港、養老問題嚴重的香港、住房問題嚴重的香港、社運香港 ······
🕕 重要時間點 /
/ 🚶 導演可能自小經歷過這些事件而這些經歷也反過來影響著他日後的創作、創作期間對他們產生影響的、他們也通過創作回應的大事記 /
1953 / 石硤尾大火(代表作《英雄本色》系列的香港導演吳宇森 時年 7 歲,是災民之一)
1967 / 六七暴動(大陸文化大革命?)
1984 /《中英聯合聲明》簽訂
對於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規定的香港回歸中國的協議,港人經歷了從審慎的樂觀,到疑慮重重的轉變,因為過渡的程序過於複雜、難以操作。在電影方面,第二波「新浪潮」反應了這種懷疑的情緒······ —— 《香港電影:額外的維度》
1989 / 大陸六四事件
1997 / 香港回歸(有「(後)九七」電影一說、陳果也有「九七三部曲」)
2003 / SARS 爆發、張國榮梅艷芳相繼去世,香港社會陷入低迷情緒。(同年放映最著名的香港電影應該是《無間道2》、《無間道3》)
正如已有不少人指出《無間道》的精辟之處,在於能針對港人雙重效忠的現實背景,從而加以投射在臥底的角色身上,由是帶出一種不知自己是人是鬼的隱喻刻畫。——《香港電影血與骨》
2003 / CEPA 協定 的簽訂:中港自由行開放、香港影人開啟北上浪潮、中港合拍片時代一觸即發
2014 / 雨傘運動
2019 / 反修例運動
🗺️ W0NDER MAP /
🚶 / 我大概率會根據這個地圖打造自己的線上港影資料館… / 🚶
→ 🪜/📚:
→ 🤹🏻 影人:
許鞍華、周星馳、徐克、杜琪峰、邱禮濤、陳木勝、胡金銓、张婉婷/羅啟銳、唐書璇、袁和平、成龙 etc. (人真的很多我先列了幾個我馬上想到的… 一般來說,翻一下《香港电影的秘密》和《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就能列出一份很很長的花名冊和個中聯繫)
→ 🔖:
邵氏電影、香港電影新浪潮、(後)97電影、合拍片、後雨傘電影、後反送中電影 etc.
→ 📝 評論人:
羅永生、洛楓、張建德、黃愛玲、李焯桃、郎天、紅眼 etc.
→ 🍿 Series:
九七三部曲(陳果)、無間道系列、英雄本色系列(吳宇森等人)、黃飛鴻系列(徐克等人)、移民三部曲(陳婉婷/羅啟銳)、越南三部曲(許鞍華) etc.
→ 🏆:
香港電影金像獎 etc.
🌟 芳華絕代 / 「似是故人來」
芳華絕代、曼珠沙華、禁色蝴蝶、夢伴此城、芳華年代、繼續寵愛 ······
2003 年到如今,張國榮和梅艷芳仍然活在我們的紀念、記憶、紀錄中。
去年傳記片《梅艷芳》上映前夕,我突然意識到小時候的自己對死亡最早的意識不是源於家中老人的離世,而是家人口中那一個個港星的殞落。以至於當我坐在影院看到 2003 年的影像紀錄時,竟覺得那是我曾經歷過的一年,在共振中流下了眼淚。
忘記他是她 / Anita
-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李展鵬 (2019)
忘記她是他 / Leslie
- 《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 洛楓 (2008)
我一直都對「明星研究/明星形象/媒介形象」這個大主題很感興趣4,本科畢論也嘗試寫了相關的主題。「明星」這類公眾人物肩負著怎樣的社會想像、性別想像,他們又如何與這種想像周旋、角力,通過影視劇、雜誌等媒介展現的形象又如何和他們自身相交融。不同時代下的明星,都是一個當時社會的顯微鏡,比如舊上海的 阮玲玉 等。
上述提到的這 2 本書從得知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很想買原版來讀,但或許是因為當時對購買渠道不太熟悉或者真的比較難買而就此作罷。去年末在影院裡沒等到看完《梅艷芳》就覺得自己是時候要來到一個新入口,剛好這時候兩本書變得容易買到 (淘寶) 就馬上下單了,感覺一切都是「剛剛好」~
張國榮及梅艷芳開創了一個性別新時代,重新定義男人女人。······ 張國榮的陰柔與梅艷芳的多變化成了他們演藝生涯中的專長,改變了香港電影的面貌,甚至間接推動了文化變革。他們的氣質與實力,令一種多元性別文化有了美麗的詮釋。—— 李展鵬 / 芳華年代 Glory Days: When Leslie Met Anita
🗺️ W0NDER MAP /
→ 🪜/📚 :
-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李展鵬 (2019) [端]
- 《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 洛楓 (2008) [試讀]
→ 🔮:
- 邊翻書,邊找相關的兩人演唱會來看、歌曲來聽。如果說當中的性別意味很大膽,也要親自看看才知道 :)
→ 🎬:
🌈 游離性相 / 「搭上飛機 背上行李」
除了上述提到的張國榮與梅艷芳所伴隨著性別氣質的玩弄和突破,類似感覺的畫面還有:
(你都) camp camp 哋—— 周潤發在電影《八星報喜》扮演較陰柔的男生 (我就不用娘娘腔這三個字了)
🚶/ 歡迎閱讀 Susan Sontag 的《敢曝札記》(Notes on 'Camp')/🚶
男又好,女又好,我净係知道我钟意你 (我只知道我喜歡你)
以及林青霞在《刀馬旦》中颯爽的扮相 ······
🤔 類似這樣的「游離性相」還有更多嗎。較少提及的、與「性別」掛鉤的香港是什麼樣的呢?香港的性別氛圍是如何的呢?我很好奇~
🗺️ W0NDER MAP /
→ 🪜/📚 :
-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洛楓 (2016)
- 《膠卷同志:當代中華電影中之男同性戀再現》/ 林松輝 (2021) [試讀] [購買·大陸可以買到 · 其實多地都可以寄] [購買·港澳台]
🚶 / 是我從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店新下單的書! 雖然這是從看完《藍宇》後徹底建立的好奇心貨櫃,但內容呼應標題般的「中華電影」也提到了香港的著名同志片《春光乍洩》和同志導演關錦鵬。因此放在這一塊地圖中一併閱讀:) /🚶
→ 🎬:
- 蒐集與觀看香港 LGBT /性別模糊氣質等觸碰到性別議題的影片。[wiki 不完全片單] 🚶 / 比如提醒我自己儘快看《叔·叔》和《金都》。/ 🚶
→ 🤹🏻:
- 公開出櫃的 關錦鵬 (導演)、黃耀明 (歌手)、何韻詩 (歌手)、周耀輝 (詞人/學者) 、林奕華 (導演)、林邁克 (作家/詞人) 等。 [wiki 不完全花名冊]
🚶 / 之所以先將這些人列舉出,皆因爲他們的性別意識也融入了其發言、創作、公共行動當中。如林奕華於 1989 年開創了首屆香港同志電影節;關錦鵬的作品紀錄片《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和他其餘的同性題材電影;黃耀明的歌曲《忘記他是她》。感覺先從這些人的經歷著手,或許已經可以蒐集到部分小點。/ 🚶
〰️ 雙城記 / 「人置身這大時代」(Pt.1)
📢 乘客您好,本次好奇心航班從廣東飛往香港 ✈️ 請注意不要寄好安全帶 ⚠️
年初二都會回去外婆家拜年。2020 新年照例回去的時候,在附近閒逛了下,發現有很舊卻又很寂靜的屋子。隨口問了下外婆,原來那戶人家很早就去了香港。2021 新年回去的時候我問了下外公,當年是不是有很多人跑去香港?他說當時有很多人捱不了餓就去(偷渡)了。也想起 2020 年剛好和稍年長的 80 後同事聊起這個話題,她附和自己家裡有親戚偷渡去了香港,但不是如港劇《來生不做香港人》一般,被守衛的士兵槍擊,而是被海裡的鯊魚吃掉(驚)。
所以這是在廣東一個公開又貼近的秘密嗎?感覺廣東人有香港親戚的幾率比較大,除了代購和談資的用途外,好像從未細想過他們為何來到香港?如何來到香港?
也想起如今當紅的香港影星籍貫大多是廣東….(如劉德華籍貫廣東新會;周潤發籍貫廣東寶安;劉青雲籍貫廣東三水)
這些「偶然」當中會帶著一些「必然」嗎?
或許是「大逃港」/「偷渡潮」的小縮影 —— 1950 年代至改革開放前(包含文化大革命時期),大量內地民眾嘗試偷渡來到彼時的英屬香港。三年大饑荒 (1959-1961) 後至 1962 年為一高峰。其中逃港者以廣東人為壓倒性多數,其次來自福建和四川。5
📢 乘客您好,航班臨時轉換航線:從內地飛往香港 ✈️
🚶 / 大家有沒有發現.. 對於中國大陸地區,香港多稱為「內地」,台灣多稱為「大陸」(中國)。其實我有點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別?「內地」背後的意味是?🤔 / 🚶
🗺️ W0NDER MAP /
→ 🪜/📚 :
- 《從救濟到融合:香港政府的「中國難民政策」(1945-1980) 》
- 《大逃港》/ 陳秉安 (報告文學)
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这 4 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 陈秉安的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即记录了深圳 30 年百万人越境香港的那段历史。
→ 🎬:
- 劇:《來生不做香港人》(2014)
由 HKTV 製作,講述在文化大革命和逃港潮的背景下,兩姐妹自小分離,一方留在了大陸、一方成功來到了香港。長大後兩人重逢聚首,恩怨是非,道出三十年来陸港关系之微妙变化。
[我才發現 Youtube 上的官方全集播放列表似乎下架了… 早知道那時候就一口氣看完了…. 另外,同是 HKTV 製作的香港政治劇《選戰》也下架了…..]
- 電影:《甜蜜蜜》(1996) / 導演:陳可辛;主演:張曼玉、黎明。
- 電影:《過春天》(2018) 6
《過春天》講的是新世紀下新版本的雙城記:水貨、走私…. 導演白雪回到深圳後,在 2015 年扎入跨境學童的世界並開啟探訪和臥底,最後執導出華語首部以「深港跨境學童」為題材的電影:簡單來說,如片中女主角佩佩的父親在香港、母親在深圳生活。但她的生活並未固定在一城而是以「白天在香港讀書,晚上回深圳睡覺」的模式穿梭,日復一日。
🚶/ 這類電影/電視劇/書 etc. 或許有更多,我得努力再發掘發掘 💪 / 🚶
🤔 Q:為什麼好奇這部分?
😯 A:
一方面是我想要挖掘下自己家鄉即廣東背後的歷史和故事,剛好這部分的歷史和香港有所連結,那是更好不過了(一箭雙鵰)。另一方面,遷徙所帶來的個人身分認同的流動與模糊很吸引我,那不是一件可以一錘定音的事情,當中會有很多的曖昧與迷惘。我很喜歡這類不給「確定性」留餘地的事物~
另外,在地圖冊的 Vol.2 也會提到「南來遊人」這個群體。與「逃港潮」一樣,在時代洪流下,內地人(其中多數是上海人?) 來到香港,開啟電影(南來影人)、文學(南來文人)、音樂等創作的延續。之後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也就是我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上世紀 70-90s 的香港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