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文章随笔
随笔|我怎样读小说?
00 分钟
2023-3-18
2024-12-17
ID
type
category
date
pre-til-slug
slug
summary
tags
status
Created time
May 30, 2023 12:55 PM
Last edited time
Dec 17, 2024 12:08 PM
icon
password
URL

首先声明,我也不算是读书很多的人,之前几年因为在学校里自由时间多,当时也刚开始阅读,就读了很多,最多的一年可能有 100 多本,这两年读一些非虚构类变多,加上时间的因素,基本上稳定在 50-60 本
我读的小说也很杂,刚开始最爱推理小说,压力大的时候喜欢读那种网络上的重生小说,就是那种第一世很惨重生开金手指复仇那种,读起来很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能理解今年复仇爽剧的流行,真的很解压。也看一些写的很好的网络小说,不过比较挑作者,会针对某一个我喜欢的作者读她大部分的作品,比如我看过《孤城闭》、priest 的一些,以及很喜欢《昭奚旧草》。
page icon
以及以下观点全是个人感受!免责声明!
小说一般分为现实和非现实,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无需多谈,就是通过虚构的人物反映记录现实情况的;非现实的涵盖很多,包括科幻、反乌托邦等等类别,推理小说的分布在我看来很广,社会派的推理更像是现实的,大部分可以称之为现实的吧,像《克莱因壶》这种科幻+悬疑的算是非现实;魔幻现实主义一般总是提到的就是马尔克斯,我个人很喜欢一个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魔幻现实主义就融合现实和想象的一种小说,一般是夸大某种特质和讽刺意味更多。
我认为读小说最重要的是间离和感受,好的文字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人物,好的文学经得起审视。

间离:我是虚构世界的参观者

读小说的过程最好不要把自己带入到主角的生活中去,最好是抱着一种听故事的旁观心态,我们可以跟故事里的人短暂共情,但要时刻保持一个审视的角度,如果被主角的生活和逻辑带着走,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批判视角。这一点和论说性的作品是最不一样的。
我曾经谈过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品的不同,小说是建造自己世界的地方,而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参观者。
一本很畅销经典的小说《活着》,说实话我比较不喜欢,这本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2年第6期。结合时期来看,更像是对经历过那一个时代的所有人的一种描述和反思,就是“活着”,一旦开始想一些什么,就活不下去了,活下来然后活着,就是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的人的唯一目标
如果被福贵的逻辑带着走,我们很难发现这生活的不合理,因为他的生存逻辑就是如此,或者说很多人的逻辑也与他类似。我很反感这类苦难叙事,是一种从别人给你的苦难尝出甜味的奴隶逻辑,鲁迅曾说,最怕的就是做了奴隶还开始享受的时代。 在我看来《活着》类似于这样的叙述。
苦难文学之所以得到追捧,可能是因为他们那一代的人真的是经历了那些事件,所以他们更容易与这样的主角产生共鸣,故事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很强的关联,所以具有一种现实感的意义。
余华聪明的地方在于只记录、不评判,整本书几乎没有任何人对福贵的生活做出评价,也就很难看出作者对于福贵生活的态度,意思也就是,我只把这个故事还原到你面前,好的坏的,你们自己去发现,我什么都没说,你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很聪明,很安全,也很保守。
我既然是在参观这个世界,那么我就可以跟随不同人物的脚步,如果把视角从主角身上移开,将视角放在福贵的妻子身上,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忘记了她的名字,这也正是很多小说中的通病,对女性角色的边缘与忽略。好了我查到了她的名字——她叫家珍。当我们将视角转移,我们就从同一个故事中获得了另一层思考。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来,《活着》的价值也就是如此,更像是一部记录,而非试图提出问题。

感受:在虚构的世界跟另一个人相遇

notion image
我记得有一幅很有名的画,两个人差点触碰到的手。我认为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也是如此,我们似乎伸伸手指就能碰到,但是却永远也碰不到,我们短暂地观看了他们的人生,仅仅只是如此
notion image
不打码我担心过不了审
感受是读小说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不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和状态,那么读小说的体验会大打折扣,我们经由作者的文字尝试体会人物当时的心境和情绪,有助于理解剧情的发展和逻辑。
我最最最喜欢的一本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基本上每年重读一次,目前已经三次,最爱的时候能够将快结尾时那一段辩论背下来,记得那一句振聋发聩的
“如果你说的是痛苦的话,是的,我要这一切”
。也记得最后野蛮人悬在空中晃荡的脚变成一种被观看的景观。
notion image
这本小说很难代入谁,因为角色本身就带着一种与世界的间离,核心人物野蛮人甚至是在中后段才出场,最后的辩论通过作者打断的质疑、反问,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和不满,经过赫胥黎之前的描写,能够体会到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世界里,仍然拥有思考能力就是一种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的铺垫,在最后辩论的爆发,才会显得如此合理、如此感人。
以及另外一本我很喜欢的小说《斯通纳》,讲述了一个很简单普通的人——斯通纳的一生,跟随者作者的叙述,我看到斯通纳童年如何成长,如何结婚生子,如何成为大学教授,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死去。类似流水账的一生,但格外动人。
notion image
但是,从戈登·费奇的办公室出来的刹那,他就知道,从自己生命某个小小的中心滋长出的麻木深处知道,他生命的某个部分结束了,而且自己的这个部分离死亡如此之近,他几乎是从容不迫地看着它逼近。他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在初春的午后明媚清新的温暖中穿过校园。沿着人行道边和前院里的茱萸树正鲜花盛开,在他的注视中像柔软的云朵般颤抖着,透明又细薄,即将凋谢的百合花芳的香气弥漫在空中。
这里的剧情他需要与自己喜欢的人分手,我试图想象出初春的午后和他悲痛的情绪,很平淡很日常的描写,就像斯通纳本人一样温吞,但是有一些东西死掉了,就像即将凋谢但残存香味的百合花,斯通纳已经死了,但死亡还要很久才真正来临
很多文字的精准甚至要在很久之后才能体会到,曾经有朋友跟我说到《素食者》中对女主角在广场上脱光站在阳光下的描写,在累到连衣服都觉得重的那一刻突然就理解了。这是作者对于感受转化成文字表述的精准表达。
notion image
再比如我在 2020 年看的《鼠疫》,当时很多的字句只是摘录而已,而如今终于理解了,“一个人在与鼠疫的战斗之中,最终赢得的只有记忆”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notion image
这是感受的力量,读小说是“以你为主”的阅读,你的感受,你的触动,你的思考,是读小说最重要的事情,这是我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之二。
好的作者塑造的人物是丰富而立体的,或许是如斯通纳一样温吞普通的,或许是野蛮人那样赤忱刚烈的,或许在狡诈中透着善良,或许是憨厚中带着算计,他们有个自己的性格与偏好,在世界中有自己的逻辑与方法,读到这样的人物,总是特别吸引人,就像是短暂经过了他们的人生,无论是同情、悲悯、怨恨,还是喜爱、崇拜、赞赏,都随着合上书的那一刻,结束了。
这一场相遇,只能到此为止。

最后

文学只提出问题,它不提供答案。 答案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实践的。
杨德昌在《一一》中说,电影将人类的生命延长了十倍。在我看来,小说具有一样的作用,我们需要在另一维度与他人交汇,从小说丰富的世界中,从它们复杂的问题中,延长自己的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问题。
 
 
page icon
以及以下观点全是个人感受!免责声明!
上一篇
妇女节送书总结|总有一本书能打开一扇窗
下一篇
读书|当我们开始思考,也许就不再“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