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type
category
date
pre-til-slug
slug
summary
tags
status
Created time
May 30, 2023 12:53 PM
Last edited time
Dec 17, 2024 12:09 PM
icon
password
URL
因为这本《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我才开始对一些哲学感兴趣,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推荐,又在 pdd 看到打折,结果买到了盗版(后来重新买了正版)。不过盗版并不影响内容,反而更便于携带(因为是简装版),我在上面密密麻麻写了自己受到的启发,也正因为是简装版我才可以一直带来带去不心疼,这是一本在公交车上看完的书。
刘擎的讲述有一种魅力,他有把书读薄的能力,看他的文字不像是在听一场学术讲座,反而更像是开启一场聊天,他在你对面用一杯茶的时间悠然说明白某个哲学家最核心的思想,这种让读者感觉轻松的讲述,是一种独特的能力。
本书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讲起到后冷战时代的思想结束,整个西方世界的思想路径被无比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看完这本书,正如刘擎本人所说,是一场观念的探险。
以下是我个人一些梳理感受。
1 现代社会的“成年”与个人的精神危机
刘擎认为,人进入成年的标志是开始有觉察地反思,那么社会进入成年的标志,是有人开始对社会进行系统反思。他认为标志现代社会成年的人——就是马克思·韦伯。
马克斯·韦伯率先提出现代社会对原始世界的“祛魅”,在科学和医学下失去了神秘感的世界在虚无之上开始了“诸神之战”——缺乏统一信仰之后的个人观念之争,以及现代社会塑造的铁笼,如何在禁锢我们的同时保护着我们。
启蒙运动之后的人们突然发现世界的规律是可以被洞察的,大自然的力量不过是一条条定理与规律,而只要我们了解发现这些规律,人类可以预测甚至使用自然的力量,于是大自然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人,成为了可以“战胜”自然的存在,这就是原始世界的“祛魅”。
自然失去了神秘色彩,那么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又将立于何地呢?花草无灵,世界无神,共识的信仰被击溃,“祛魅”带来的后果就是“诸神之战”,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神,神怎么会臣服于另外一个神的信仰呢?
神秘世界的祛魅、共识信仰的崩溃,人们可以相信的真理就只剩下了一个——科学。科学是客观的,“理性”成为最重要的共识。
在韦伯之前,理性是一个虚泛的概念,韦伯提出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更清晰地分开手段与目的。
在之前也大概写过两种理性的区别,总而言之,工具理性更趋近于事实判断,是一种手段,比如用什么方式治疗效果最好、使用什么工具能够更快到达终点等等;价值理性更趋近于价值判断,比如 to be or not to be、比如我要不要选择 A 或者 B 等等。更简单来说,价值理性判断“要不要”的问题,而工具理性判断“怎么做”的问题。
工具理性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手段对于人就相当于一道到达目的的桥,人最终不可能住在桥上。对工具理性的过于推崇,往往会让我们忘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们被无休止的“效率”“业绩”追着,忘了目的本身,于是成为工具的囚徒,效率的犯人。
“韦伯的追问与回答现代社会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牢笼?因为我们都成为了一个大机器上的螺丝钉。现代社会的牢笼为什么又在保护着我们?因为社会大机器在提高产出的同时,让每个螺丝钉都有自己的位置。”
现代社会的效率提升,带来了更丰富的生活资料,这种效率的提升依靠的就是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人的标准化,工作变成一个动作的机械重复,意义感消失让人更迫切需要通过外界确认自己的存在,而工厂提供了这样的位置。
整体社会的工业化、流程化,人被物化成螺丝钉,人的原子化与功能化带来的是广泛的虚无,如何对抗虚无又成了新的社会问题,那么虚无的病症要如何解决呢?
2 存在是虚无的,但你是自由的
20世纪最受欢迎的哲学思潮非「存在主义 Existentialism」莫属,其主要原因跟当时社会普遍的无意义感有关,萨特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即虚无”的观点,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也就是说当人开始有意识,才产生人的存在,而意识本身就是虚无,于是存在即虚无。
那么既然人的存在虚无,那么我们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不如大家都躺平摆烂好了。存在主义刚提出的时候,被很多哲学家指责是消极的哲学,但是显然萨特并不认同这一点,在他看来正相反,存在主义是积极的哲学,是最支持“介入”的哲学。
在存在虚无的基础上,萨特继而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杯子只有倒进了什么之后,我们才可以说这是一杯水、一杯酒、一杯牛奶,人的存在就相当于这样一个容器,意识是虚无,而只有当你填充了什么,你才会成为什么,这个填充物,就是萨特所说的本质。
也就是说,因为虚无,所以你可以自由选择成为什么,做出什么反应与选择,而一个人永远都是自由的,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一个人不会永远是什么,而是永远正在“成为”什么。 这是存在主义的积极所在。
关于萨特主要观点还包括“自由的重负” 和“他人即地狱”。
关于“自由的重负”,简单解释一下,当你永远都是自由的,也就意味着你需要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没有逃避、没有推脱,这种对后果的全盘负责会给人以重担,这就是自由的重负。
关于“他人即地狱”,这个概念首次在萨特的一部戏剧《间隔》中提出。他认为所有人都处在争夺主体性的竞争之中,每个人都在抢夺“凝视”他人的权力,主体性的确立必然需要一个客体的对照,于是他人都会成为人确认主体性的客体,每个人都在“凝视”他人,同时也在被“他者”凝视,所以他人即地狱。
3 在舒适的不自由中,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生是虚无的,而我们是自由的。只是,我们真的是自由的吗?
马尔库塞给出了更“反乌托邦”的回答,我们正在陷入一种“舒适的不自由”之中。资本社会通过两种方式让我们处在舒适的控制之中——制造“虚假的需要” 和对反叛的“收编”。
“舒适”和“控制”怎么看都不像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词语,但是正如赫胥黎描绘的“美丽新世界”,我们被一些虚假的需要捆绑住,渐渐走向娱乐至死的世界,走向“自由主义”的深渊。
那么,什么叫做虚假的需要呢?
用更流行的概念或者可以称之为“消费主义”,为了消费而消费的需要,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本来只是需要一双舒适的鞋子,结果市面上有成千上百种样式,上面有几十种品牌和符号,从功能上选择,我们也远远不必要有这么多种。
很多人会说,这是为了“美观”“个性”的需要,可是“美观”本身是可以被定义、被塑造、被操纵的,我们在选择所谓“个性”是否是在选择广告中灌输给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产品背后的“自我形象”。我们对这些商品的需求,不是自主的选择,而是被制造出来的需求。
“P.S:刚好之前看过一个讲消费主义的视频,很不错,在此推荐。关于消费主义比较系统的社会学家是鲍德里亚。
【硬核社会学|消费资本主义:控制世界的新宗教】
当虚假的需要占据人们的生活,我们就陷入了一种“舒适”之中,通过消费,我们似乎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我们似乎通过商品的一致过上了和阶级不一致的人群一样的生活,这样的舒适,我们用“真实的需要”交换的,代价是我们作为“人”的身份,我们自己「选择」了被“物化”。
我们工作赚钱,然后花钱消费,循环往复,陷入了一种不自觉的困境,比如,我们熬夜工作,而后为了健康购买昂贵的保健品,花很多钱在健身上,然后为了满足这些消费需要熬更多的夜加班赚钱。在这个循环的每个环节,看似都是我们自愿的「选择」,却陷入了一种被奴役的处境,一种“自由的奴役”。
这样选择如何消费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整个社会都被困于一种如何赚钱而后如何消费的逻辑之中,追求极致的“工具理性”,这种单一的逻辑成就了现代社会“单向度的人”。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就理解了上野千鹤子对于日本“新自由主义”的激烈批判,因为看似有选择的每个人,其实并没有真正自由的选择,每个人都被迫承担这些「自由选择」的后果,造成这种不自由的更广大的社会和群体却从悲剧中隐身了,她们的一切都变成了“活该”,这样的思想或者是一种新时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说回另外一个手段,对反叛的收编。
在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之上,“反叛”或许也是其中的一件,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黑镜》(S1-E2)中,一个努力攒积分登上舞台以决绝自杀的姿态反抗体制的普通人,结果造就这个节目的最高收视率,三位导师起立祝贺,而后做成系列节目,玻璃镜子紧挨着颈动脉的姿态反而成了节目的一种特征。
将反叛本身也纳入体制之内,就好比对梁山好汉的招安,一边是体制对反叛的排斥消灭(嬉皮士和非主流都面临过被污名化的过程),一边是对反叛的招安,你们按照主流社会的规则加入,而后获得市场化带给你们的利益,大棒和胡萝卜一起,有几个群体能坚守住叛逆的姿态不动心呢?
结语
无论是对阶级认同的弱化,还是对反叛的招安,社会近代进步似乎进入了一种停滞的状态,自由有时候没有带来进步,反而带来保守的回潮。
但无论如何,“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 作者:我选第三个
- 链接:www.joeytoday.com/article/61b8639a-8646-4466-b0dc-38fdcd362257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