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第三周刊_No.31|最近看了什么?
00 分钟
2025-4-25
2025-4-25
ID
type
category
date
pre-til-slug
slug
summary
tags
status
Created time
Apr 25, 2025 03:23 PM
Last edited time
Apr 25, 2025 03:28 PM
icon
password
URL
本文大约 3200 字,预计阅读 11 分钟。
notion image
好久没有写周刊了,我这个专栏的更新实在随意,没有更新周刊的日子都在干些什么呢?3 月底去了香港,对钟爱粤语歌的我来说,相当于是圣地巡游,到太平山顶走在《芬梨道上》,没去《喜帖街》但路过《弥敦道》,特地去了《九龙公园游泳池》,二百年后或许这里什么都不是,但至少我还拥有此时。还见到许久未见的老朋友,逛逛她的学校,聊聊最近的生活,很是快乐。吃到很好吃的菠萝包和猪软骨饭,以及写到现在还没写完的游记。
notion image
4 月 4 日开始的清明假期跟朋友们一起去了日本,又见识到更大的世界,很热情的房东爷爷提供了我们日本之行最丰盛的早餐,还有充满艺术氛围的京都民宿,在来自世界各地的留言本上写下汉字,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相会。
notion image
我想我真是幸运,我的朋友们一直在我很低落的时候给我支持,而当我终于可以袒露一些痛苦的时刻,也得到很好的回应。最近也在经历的生活的变动,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真实生活中的,今天也是离职后的第一天!或许是开始新生活的契机,就简短地整理一下最近看的一些不错的书影~

读了什么?

清算已毕 by 波伏瓦

notion image
今天凌晨读完的这本,短短续续也读了半个月了。波伏瓦一直都是我很敬佩的女性之一,《清算已毕》是她在老年时对自己人生的回忆录。同样是老年女性对人生的回忆与记录,《清算已毕》与《暮色将近》十分不同,这也反映出二位女性在面对人生与社会的不同态度,展现了女人的不同面向。
与阿西尔相比,波伏瓦是更主动介入社会的那种知识分子,她更热衷于探索新鲜的知识与社会,她会积极为自己感兴趣的议题收集材料。她关注左派,她会真实深入工人的环境与组织中;她关注女性,她会实地去考察不同地区的女性生存情况;她关注年轻人,在“五月风暴”期间依然选择发声;她抗拒权威,于是在街头直接叫卖报纸直到被抓捕;她有很多在坚持的事物,她勇敢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不矫饰、不自欺,看完这本书我更加敬佩她。
我想我的人生中开始有了自己的女性偶像。

全球真实故事集 2 by 单读

notion image
2 年前读过这个系列的第一本[[单读26:全球真实故事集]],是来自世界各地非虚构写作的获奖作品,影响我很多,看到那些因为混乱和暴力非法移民的一家人,我切实感受到特朗普的政策是如何影响到更多人的生活的;常年无法下楼的老年人,让我看到老年生活的一角,还有更多真实在发生着的故事,也写过一篇书评[[书评|我想我的生活需要一些真东西]]。
时隔两年,再次读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故事的,来自不一样的地方,诉说的是一样的伤痛,关于失去、关于求生、关于记忆,都是关于人的故事。
失去自由、失去生命、失去历史,记录会被焚烧、记忆会被覆盖、生命会被漠视,所以我们还坚持什么?在监狱里睡在走廊上的人们、在养老院一个接一个死去的老人们、不堪忍受早年的性虐待或者生活而早早离开的父亲、每一代都面临流亡不被承认身份的罗兴尼亚老师,在面临生死,什么是重要的呢?
好像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做着重复无意义的努力,这个世界有一点点改变吗?好像人们永远是这样,好像生活一直是这样。
我有时好像太执着问意义,但是生活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这是“全球真实故事集”,看到别人的真实生活,也会让人不停反照自身,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这样的事情是不对的,生活不应该是那样的“真实”。
希望能从真实中得到一些反思,希望能从故事中认知到一些是非,希望从多样的非虚构中找到身为人的同情心,这是我学到的,或许依旧没意义,但也是属于我的真实感受。

暗处的女儿 by 埃莱娜·费兰特

notion image
母女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了,甚至我觉得也可以没有这个之一。最近看了一部国产剧《雁回时》出圈的讨论,也有关于母女关系。我们共享同一种命运,女儿既是血脉的传递,也往往意味着命运的传递——身为女性的命运,而母亲的现在,既有可能是女儿的未来,也可能是女儿要打破的过去。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孩子的诞生常常也意味着母亲的自我被剥夺,这是我的血脉,我们曾在一个身体里共享同一份呼吸,但爱与自由,常有冲突,如果成为“好母亲”就意味着全然的放弃自我,那么这份爱中一定有恨。勒达毫无疑问是爱着她的两个女儿的,可是这份爱让她无法自由,于是她选择做了一个父亲做的事情,把孩子的养育责任甩手给另一个人,她独自生活,怀着对孩子的歉疚,但也怀着对家庭生活的解脱,通过 2 年的独自生活,她找到了一部分的自我,并重新发现自己对女儿们的爱。
人没有自我,何以谈爱,人没有自由,何以谈自我?她必须要先放弃,才能真正地回归。过程中我经常会想到法拉奇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她也担心因为孩子失去自由,但孩子与她在一个身体里,这份存在与感受又是如此真实,作为母亲也无法不爱她,矛盾又纠结的情感,这就是女人成为自我和成为母亲之间真实的矛盾。

奴隶哲学家的人生突围课

notion image
斯多葛哲学是早闻其名,但一直搁置了解的思想,这次刚好遇到契机,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处在情绪很痛苦的时期,纠结于自己得不到的,可以说,这本书启发了我“如何面对失去”这个课题。
斯多葛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区分」,学会区分自己“掌控内的事物”和“掌控外的事物”,面对自己掌控外的,包括她人的评价、看法、行动,不必要太过纠结,因为思索无用,你无法改变她人的想法,思考只是自困。失去是一种“归还”,可能本身就不属于你,而你短暂拥有过,已经是恩赐,当离开时,只是回到了既有的轨道,“命运敲定了要这么发生”,不要自苦、不要自困、不要自欺。
其实这种「区分」也有点像存在主义里描述的,自由的重负,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区分为掌控内和掌控外的事情,在掌控内的部分,你拥有绝对的自由,所以必须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完全的责任,在享受这种选择的同时,也会成为一种重担,但同样也意味着,你永远有选择的空间。

看了什么?

3 月的好电影太多,都有点难以抉择。

初步举证

notion image
开场时的意气风发,结尾时的哽咽愤怒,我看到男权个人与系统性暴力如何在782天里让一个女人反复质疑自己、消耗自己。在几小时内到女儿身边陪伴的妈妈,在上庭前拍拍肩膀安慰的女警官,还有无数在剧幕结束后鼓掌的我们,我也看到女人之间的共鸣与支持。 “看看你左边,再看看你右边”,“有些事情必须被改变”,纵然失败,庆幸自己起码战斗过。
此片上映之后,也引起了司法系统的一些改变,改变真的正在发生

还有明天

notion image
我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描述出观看这部电影的感受与情绪,网络上很多讨论有关于对迪莉亚经历的暴力的表达,以探戈的形式被展现是不是浪漫化了暴力行为,我个人的感受是,这种表现形式更多是减少对女性经受暴力的观赏性,我一直很讨厌很多电影中会把镜头聚焦于经历伤害的受害者,镜头应该更多给到加害者,看看他的嘴脸是如何狰狞。
有关于那个时代的系统性暴力也无需多言,看看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看看女人的韧性能有多强。迪莉娅在选举站上抿起嘴无声对女儿唱歌,闭着嘴直视家暴的丈夫,微笑跟女儿对视,这是女人之间的默契与理解。这是很好很好的一部片子,不忘来时路,才不会反复走回头路,才会更珍惜当下的权力,才能尽量争取往前一步

看我今天怎么说

notion image
去香港的时候觉得,要做一些在内地做不了的事情,于是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内地没有上映的片子——《看我今天怎么说》,这也是我第一部在HK看的电影,开场没有龙标还有点不习惯呢。
电影中的三个主角都是听障人士,有人选择植入人工耳蜗融入主流社会,有人选择就使用手语表达,但什么是表达呢?文字是表达、语言是表达,动作也是表达,又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对方使用语言才能表达呢? 就像我们当时在日本跟房东爷爷沟通,完全是语言不通的情况,依靠着翻译、文字、动作也完成了自己故事的讲述,也完成了一场交流与表达。
整体来说,很喜欢电影拍摄状态,喜欢这种更“非主流”群体的生活展现,最感动的瞬间是洗完车后离开时用手语说谢谢的孩子们,素恩说,用手语才感觉自己真正在表达,接受并承认自己的处境,没必要按照“正常人”的模板生活,这才是自由

寻找西瓜女

notion image
这是一部被推荐的电影,用伪纪录片的方式寻找一个电影中的演员,试图从案牍、影视、采访中还原出这个黑人女演员——西瓜女的生活,希望看到她是如何在好莱坞闯荡的。故事的最后揭露了这个故事的真相,具体的我就不能剧透了,但总而言之,来来去去的都是生活,你必须要发现你自己的故事。

End

以上,就是最近比较中意的书影啦,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希望自己能够一点点消灭囤了很久的书籍和影视!
下次再见,各位愉快~👋
上一篇
第三周刊_No.32|我给自己购买的物品整了个系统
下一篇
第三周刊_No.30|你 Brain rot(脑腐)了吗?数字极简主义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