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y loaded image
得到品控手冊 7.0
00 分钟
2021-9-1
雷蒙評分
⭐️⭐️⭐️⭐️⭐️
閱讀進度
-📕︎------------- 13%
Page On
73
Pages
556
出版社
得到圖書
最後更新
Sep 1, 2021 04:03 AM
閱讀心得
新增至「選書推薦」
新增至「選書推薦」
閱讀年
2021
cover
Educators' Nigt-5.jpg

怎樣精準理解品控手冊的作用?

這是一本工作法典,所有內容產品的規則和禁忌都寫在了這本書中。
  • 指南針:將隱性內容顯性化,面對工作和生活上的難題,都能在這裡找到應對策略。
  • 提高個人與組織效率的標準搭配:有明確標準、有合適的工具。
  • 在一個行業裡,掌握標準就掌握了話語權。而在知識領域樹立標準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得到算是做到了,促進整個知識服務行業的發展。
💡
協作的 012 法則:第 0 條,明確這是什麼事、誰來做、做不好的後果是什麼?第 1 條,點出這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第 2 條,才是開始做方法建模。

怎樣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團隊或品牌)

任何介紹的本質,都是為對方提供「信息增量」,比他所知道的再更多一些;可以按照社交的目的和社交場景,從對方的角度來給予他的價值。
如果是非常熟悉雷蒙三十的用戶,就不用介紹我們有做 Podcast、線上課程、訂閱制,也不用介紹主持人是雷蒙;如果是沒聽過我們的人,也不能一開始就從我們的價值觀、願景開始,因為還沒取得對方信任,就無法在觀念層面進行溝通。
→ 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一份使用手冊,針對不同的對象、針對性的介紹自己。
  • 對政府部門,應在開頭先介紹企業規模、創辦時間、雇員人數、納稅情況等基本資訊,幫助對方在他的知識體系內對我們進行定位,然後再向對方介紹我們的團隊的業務特色。
  • 對上下游合作夥伴,應該先介紹我們的整體業務結構和合作文化,因為大部分合作夥伴只瞭解與之對接的業務,而缺乏對全貌的瞭解。瞭解全面情況,有助於對方與我們建立共同的工作方式。
  • 對《雷蒙三十》這品牌有不同層度的瞭解者:
    • 不知道雷蒙這個人 → 里程碑事件(如何慢慢變成現在這樣子)
    • 知道雷蒙的教育和職業歷程 → 現有產品和服務模塊的組合,能幫他解決什麼問題
    • 上過講座、線上課程 → 談談使命和願景,邀請他更參與其中
    • 是訂閱制會員 → 某內容、產品的幕後故事
💡
在這本品控手冊的附錄中,你可以找到一份基礎版的「得到」介紹。但是請一定要記住,真實場景中不存在一個所謂的「標準」介紹。作為一名知識服務者,是你在面向真實的人介紹「得到」,你是介紹的主體和這次知識服務的創造者、主導者,你要向對方的體驗負責。

怎麼理解「得到」的使命和願景?

💡
使命是你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 願景是你最終想成為的樣子 ※ 學會把使命、願景,放在具體的用戶故事裡去理解。(每一個人需要建立自己的故事庫)
  • 得到的使命:讓每個人從知識中獲得力量。
    • 雷蒙三十的使命:讓每個人從工具中獲得力量,找到自己生活的掌握感。
    • 工具可以是一個高效的數位工具或科技產品,也可以是一本書、一個網站,或者一個過程和方法……只要能輔助創造者完成創造的物件,都是「好工具」。工具賦予我們更多個體力量,讓個體創造出更多可能性。
  • 得到的願景:建設一所全球領先的終身學校。
    • 雷蒙三十的願景:為個體經營者造船、成為一人公司經營者的指南針。
💡
要試著在公司的使命、願景和自己的工作之間建立關聯。你可以按照「用戶—連接—優化」 三步框架來推進:
  1. 把使命、願景的抽象表達還原到幾個典型的用戶場景中,理解文字背後具體的、活生生的人。
  1. 思考自己的崗位、正在做的事情,對這些人有什麼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在自己的事和服務的人之間建立連結關係。
  1. 思考如何優化自己在做的具體的事,才能優化這個結果。
我們像是跑長途的人,心裡有兩怕:一怕路上沒人糾偏,二怕心中沒了彼岸。
使命是幫助我們糾偏的「輔助線」,願景就是我們的「彼岸」。「得到」在做的事越來越多,每走一步,我們都要用使命和願景來校准自己的決策和行動。

得到的核心價值觀:長期主義、理性建設性、球隊精神、共同體意識和頭部標準。
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意味著基於長期作決策,追求可疊加的進步。有人把長期主義理解成「堅持」,其實,長期主義是指持續地不被誘惑。它是讓我們持續地生活在一個警醒中,叫「一旦中斷、前功盡棄」。
理性建設性
每次要提出批評性意見前,【必須】先提醒自己,針對別人現有的問題,你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你是否願意參與建設性的行動。【決不能】為了批評而批評,【更不能】為了表達情緒而批評。
球隊精神
團隊不是「大家庭」,而更像是一支球隊。球隊意味著合作、陪伴、共同成長,更意味著優勝劣汰、每個人都必須為贏球而戰。這要求我們所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能頂住,敢拼搶,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得到」有一項公司級的年度大獎,叫作「挺胸而出」獎,歷年來的獲獎者都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是從自己的局部位置著眼,發現了一個全局性的需求,然後在資源不足,甚至自己的職權並不對口的前提下,主動發起協同,組織進攻,推動了公司的重大業務突破。
共同體意識
球隊精神指的是我們內部怎樣協作,共同體意識是針對外部合作者而言的。這要求要把合作者當成自己人,緊密互動共同發展。
頭部標準
這是我們對事的態度。無分前台後台,都應勇猛精進,保持領先,為用戶提供最好的服務。比如:「得到」開設一個選題,要盡可能多地調研該領域的老師,【必須】符合個人水平領先、講授能力領先、服務態度積極三條標準。

怎麼全面理解「得到」的產品?

💡
「得到」的產品,不僅僅是課程,也包含了「關係」。(知識增量、關係增量)
「大學」是少有的幾種「不死」的人類組織之一。百年企業罕見,而數百年的學校很常見。為什麼?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學校通過不斷地提供新知識,來實現社會價值的增長;其次,學校通過不斷地結成校友關係,來實現社會網絡的擴展。這兩者都是純然的價值創造活動,和社會其他部分不產生「摩擦力」。更重要的是,這兩種創造性活動還能互相促進:提供新知識有助於擴展社會網絡,結成的校友關係反過來也有助於萃取新知識。學校這個物種,就是靠這種「雙輪驅動」的增強迴路來生存和延續的。
在形式上,我們生產各類知識產品,所以很容易被理解為「得到」的產品就是課程。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實質:「得到」的產品,不僅僅是課程,也包含了「關係」。「得到」生產的產品和「得到」所擴展的關係,共同形成了一個學習社區。不理解產品和社區之間的關係,就無法提供完備的知識服務。
雷蒙三十除了要讓產品越來越好,相同重要的是,怎麼幫助用戶之間的關係網路越來越強。幫用戶的打造舞台,幫助他們彼此互助互相成功 → 自由人的自由聯合
校友關係是一種支持型的關係。換言之,校友和學校本身不必有強互動,但是,校友必須經常可以感知到來自這段關係的支持。可以想象如下場景:當聽到某個人很牛,你可能會說,我和他是一個學校畢業的;在陌生人的社交場合,遇到某個人是校友,會平添一份親切——這就是所謂的「支持型的關係」
「得到」的社區活動,必須包括三個要素:定義新問題,擴展新資源,交付新產品,以期實現知識生產的閉環。比如,設計一個企業參訪活動,重點不在於參訪本身,而是要問:該活動定義了什麼議題?鞏固和擴展了什麼樣的關係?對參訪對象有何價值?產生了什麼樣的知識產品?該知識產品用什麼方式發佈?誰會因為這個知識產品而被激發,被「點亮」?
課程類產品:就是讓用戶在被引導中學習的知識產品,主要指各類訓練營,如溝通訓練營、寫作訓練營、講師訓練營等。請注意,課程的本質不在於「課」,而在於「程」。用一個服務流程牽引著同學,讓他完成一個有確切效果的學習過程的產品,才是「課程」。所以,研發課程的核心目標:讓學習效果可被感知
聲望類產品:主要指跨年演講、啓發俱樂部、得到活動等產品。研發這類課程的核心目標:讓用戶覺得有榮耀感和歸屬感
資源類產品:為用戶省時間。
→ 省時間、強感知、掙面子

怎麼快速瞭解得到的產品禁區?

  1. 禁區的目的,並非限制創新,而是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個確定性方向,節約溝通成本,避免目標和價值觀的不一致。
  1. 不自嗨。做真實的用戶需求,不做自嗨類需求,把用戶當朋友,每個需求,無論大小,都應該是用來解決某一類用戶問題的,對用戶沒價值的需求,不做。
  1. 不短視。做產品以和用戶形成長期關係為目的,不做為了短期業績/活躍等目標而損害用戶利益的事情,例如頻繁推送營銷消息打擾用戶。
      • 教育學首先是關係學。出發點永遠是「長期的信任關係」。
  1. 不盲從。「其他公司/產品都在做的事情」「行規都這樣」,這些都不是我們做某個需求的理由,永遠不要跟其他產品比爛,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哪怕是全球公司都在做的事情,我們也要敢於問一句:「他們就一定對嗎?」
      • 多問問:「什麼情況下,它是不對的?」、「即使對,適合我們現在和未來嗎?」
  1. 在判斷一個需求有沒有觸碰禁區時,參考兩個衡量維度:對內,找三位或三位以上同事聊聊,看看會不會有人喊停;對外,考慮你是否願意把這個項目寫進你的簡歷,很少有人會把「黑心平台從業經歷」寫進自己的簡歷,如果不願意寫,那就別做。

怎麼理解用戶的訴求?

  1. 理解用戶訴求的本質,是如何看待自己和用戶的關係。要認真對待我們和用戶的關係,但要慎重承諾用戶要做的事。只要是用戶的訴求,都值得認真聽,這是服務能力,但並不是所有的訴求都值得照樣做,而是要去挖掘訴求背後的目的,這是專業能力。
  1. 「理解用戶的訴求」,這句話里最重要的詞是「理解」。關於「理解」,有 what、why、how 三個關鍵,what 是要找到用戶的訴求,why 是要理解用戶這個訴求背後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how 是要設計出產品功能來解決這個問題。
  1. 通常說的產品經理應該有「一分鐘變小白」的能力,指的是產品經理應該對用戶訴求有同理心。對於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區別,網上有個很好的對比,有個人掉井裡了,同情心是你趴在井口,對下面喊:「你撐住,堅持住!」同理心是你跟他說:「我知道你害怕,我來陪著你。」
      • 不過我不太喜歡這個對比,更喜歡的是「視角的區別」。同情心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同理心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他者所想,憂他者所憂,急他者所急。(隔岸觀火&躬身入局)
  1. 用戶需求都是對的,但不意味都是要做的。解決用戶一個需求,可能有很多種方式,產品經理的作用就是要用合適的方式來解決用戶的深層需求。
  1. 理解用戶的訴求,有一個很重要的維度是數量,就是可能有多少用戶也有類似需求,這些用戶的目的是一致的嗎?可能同樣一個畢業證書的優化需求,有些用戶是為了作為紀念,有些用戶是想收集證書,有些用戶是想分享成就感,那麼產品經理就要在多個方向上做決策,找到側重點。

怎麼辨別用戶需求的優先級?

  1. 海量的用戶在向我們提出需求,但資源又是有限時,我們應該怎麼辦。這就是辨別用戶需求優先級的重要性。這個問題本質上是考察大家的決策能力與判斷能力,如何從多種維度去跟進用戶的需求反饋。
  1. 不要教育/教訓用戶。一定會有一些功能,我們做了,但是用戶不會用或者沒發現,這時絕對不能流露出「你怎麼沒發現」這種埋怨用戶的情緒。要知道,用戶不會用,找不到,就是產品的問題。所以這時,可以在反饋上加上一句話:「你提的意見/建議/反饋真是太好了,你看看下面這個方式能不能解決你的困惑或問題。把自己放在「新手」的角色,來傾聽用戶的聲音,不存在「不懂使用的用戶」,只存在「不好用的產品」。
  1. 收到需求之後,第一步要問的就是,這個需求意味著什麼用戶遇到了一個什麼問題?然後把這個問題的根源挖出來。例如一個關於學分分享的展示,用戶表達的需求是希望分享到朋友圈,那麼背後的目的就是「我希望讓身邊的其他人知道我在得到App 上學習很努力」,基於這個目的來做產品設計,就不僅僅是分享到朋友圈那麼簡單了。
  1. 在產品領域,沒有錯誤的需求,產品經理可以找出 100 個不同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想法,但是有很多不值的需求。面對每個需求,要去考慮做這個需求,需要我們內部調動的產品、技術、運營、設計的人力,更要考慮這個需求上線後的持續運營價值高不高。產品上線,僅僅是需求的起點,不是終點。
  1. 能用運營手動解決的事情,先人肉解決,只有規模起來了,才值得固化成產品手段。
      • 深以為然,別動不動就信息化,動不動就大數據,越是能夠實現,越要忍住,越要對產品二字有敬畏心。身體力行走一遍,會加深對可能終點的理解,避免妄下定論,以及各類狂妄浮躁病。
  1. 於經常提出優質產品建議的用戶,要有主動對話和運營的意識。完成了某個用戶提出的需求,可以告知一聲,一方面形成了這個需求的閉環,另一方面會增加用戶的成就感。
  1. 用戶價值 → 時間價值 → 性價比(持續運營的投入成本)
  1. 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要產品化。在面對很多需求要投入的時候,從業務負責人的角度,要去做一個評判,就是要「養雞兩個月後每天都有雞蛋吃」,還是要「今天中午馬上吃雞」?前一種需求,適合技術做投入,有足夠的遠期可期待。如果是後一種需求,適合先用人力用運營手段滿足基本需求,再觀察有沒有價值產品化。

怎麼深刻瞭解得到品控體系的特點?

  1. 總結:生產課程,應該問內容是不是自己就能紅。
    1. 品規格:知識容量(課程音頻,通勤 12 分鐘)
    2. 程定位:講述對象(終身學習者)
    3. 用場景:聲音媒介(與內容相合)
    4. 題意識:敘述模式(買課者的目的、急切想解決/瞭解的問題)
    5. 容完備:知識圖譜(架構邏輯)
    6. 然語言:語言風格(大白話)
    7. 線標準:合法底線
  1. 「得到」的產品為什麼人服務?答案是,「得到」的知識產品是一種新的品類,為終身學習者服務。由此建立講述的對象感。終身學習者,就是那些已經完成學制教育,出於興趣、成長、轉型等需求而持續學習的成年人。他們具備了一定的知識體系,形成了比較穩定的三觀;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緊張忙碌,主要利用通勤時段、運動時段、家務時段等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因此課程定位要邊界清晰,主題明確,充分考慮注意力管理的因素。比如,想象用戶很可能是在通勤環境下使用音頻收聽課程,當你不能展示雙螺旋的圖片,還能不能講清楚基因的結構?當你一個公式都不能用,還能不能說明白概率的計算方法?當你不能使用視頻演示,還能不能表達出一個算法的巧妙之處?
  1. 關於「問題意識」:我們需要讓內容具備內在的動力,這個動力從哪裡來?從問題意識來。問題不是question,問題是problem,是亟待解決的挑戰,是將要爆炸的炸彈。一個好的問題意識,會讓用戶感到不解決它就渾身難受。用這樣的問題意識,又稱挑戰,來引領全文,不要用概念。「概念—理論—應用」這種鋪陳,就是我們要避免的「正向敘述」,效果很差。
 

怎麼向用戶介紹得到高研院?

Q:「沒有參加線上訓練營的,學習成效有差嗎?」
如果你是屬於自學派,非常自律的人,這門線上課程的完整度已經足夠你由淺入深全面瞭解 Notion,只不過我們會規劃「線上訓練營」自然有它不一樣的定位和價值。
  • 線上影片課程,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案例課,除了用各領域的理論實踐來呈現 Notion 的功能,也提供你解決複雜問題的思路和具體方法。
  • 線上訓練營,是促進優秀學員之間的交流。因為生產力這門學問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我們要透過「怎麼分享自己的知識」、「怎麼從他人的版本學習」、「怎麼與別人一起共創」,加上社群式學習,來提供個人化的支持服務,一起建構「集體智慧」讓你的學習更有效,也讓你與其他高手學習。
 

課程的核心功能是什麼?

課程交付,讓用戶的認知模型發生改變,而讓新知識的湧入成為可能。
  1. 學習課程,不是讓用戶掌握新知識,而是掌握新認知。
    1. 新知識只是散落的珍珠,新認知代表著模型的改變,能知道怎麼把珍珠串起來。
    2. 怎麼讓用戶對同一個事物的理解,從原本的模式切換到另一種模式?
    3. 建立模型,提升理解和決策能力——對事情進行切分和排序。
    4. 比如《世說新語·雅量》中「王戎識李」的故事: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你看,王戎和「諸小兒」,掌握的信息是一樣的,不同的,僅僅是認知方式。課程的使命,不是塞給用戶更多的新知識,而是幫助用戶識別並點亮自己的認知盲區。
  1. 那新知識怎麼辦呢?一旦用戶對已有知識進行重新建模,新知識會自然湧入。
    1. 好奇心是人的本性,他有了看待新事情的新視角,自然對新知識的吸收會更順暢。
    2. 教育的職責,不在於灌輸知識,而是激發一個人探索新知的欲望。
 

怎麼在課程中表達觀點?

  1. 觀點的表述,不應該著眼於觀點本身,而是要還原到用戶的認知背景。
  1. 認知起點:理解讀者要達到的目標和現實約束;認知終點是以讀者為背景給出實現目標的一系列方案。
    1. 不知道起點,終點沒有意義。好比我們對絕對的數字不敏感,但當我們和另一個數字比較後,這時候才理解。
    2. 一個知識的確立,必定是否定了些什麼,如同我們向前走一步,一定會蹬開點什麼 —— 不是而是法、左手一揮法
    3.  

如何透過課程結構設計抓住用戶的注意力?

  1. 課程的核心結構是:挑戰——解決方案。
    1. 世界不是由領域(概念)構成的,而是由一個一個可以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構成的。
      1. 時間不夠是挑戰、精力不夠是挑戰,怎麼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才有了時間管理和精力管理的知識。
    2. 挑戰 = 主體 + 目標 + 約束條件
      1. 比如你要講一門課:介紹北京
        第一種講法,是按照各種領域,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氣候、物產、商業,無論怎麼介紹,都有掛一漏萬之憾。最後,很可能講成數據和概念的堆砌。
        第二種講法,就是預設一個挑戰——假設一個高中生,暑假要到北京玩兩天,有 500 元預算,他希望對北京城的瞭解最大化,請你替他設計一個包括食宿游購娛各種因素的旅行計劃,並解釋為什麼。
        你看,這個題目中就有了主體、目標和約束條件。用戶很容易被代入一個挑戰性的情境,新知識成了他應對挑戰的工具,而不是需要強行記憶的認知負擔。
    3. 我們要把學員當作主角丟入一個有趣的場景中,請他解謎。調動他的想像力和同理心來促進學習。
  1. 課程和挑戰的本質是一次「策展」。
    1. 到底什麼才是產品?好的產品像是策展,五條原則確立邊界
      今天這篇要回答的問題是: 到底什麼才是產品? 因為科技的進步,產品已經從實體到虛擬,形式上變了,但本質沒啥變。 好的產品不是去無窮擴張,是節制的,是反人性的,怎麼說? 那我們,該怎麼做出一個好產品呢? 服務業和製造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製造業的產品是清晰的,而服務業的產品是模糊的、需要自己來定義的。 然而,所有的製造業公司,因為智能時代的到來,也在往服務業演化。 比如說 Hahow 這類型的影音學習平台,你認為他們的產品是什麼呢?是一檔一檔的課程?是每一個上傳到平台的影音?還是每一個與 Hahow 合作的老師?又或者是給會員或企業的學習方案呢? 如果你看完這一篇文章,你會知道, 「產品不只是你拿什麼東西收錢」 。 當一個公司選定了不同的產品模式,迭代優化的方向也不一樣,最後公司演化出來的樣子也不一樣。 同樣是做學習平台,Hahow、YOTTA、PressPlay 和 Udemy 和 得到,你能說他們是相同的產品嗎?或者同樣是做訂閱制服務,于為暢、科技島讀、Miula 科技巨頭解碼、了概,還有未來的雷蒙三十,也當然不是同樣的產品。 寫到這邊,我們先給產品一個定義: 產品,就是一個用戶難題的解決方案 但是,當絕大部分公司在談到產品的時候,其實都忘了用戶難題,而是圍繞著自己習慣的領域去做自己擅長的事。 你可以看到很多人把 產品迭代 這件事,只關注了功能強化、技術升級,卻看不到他們對用戶難題的關注。 所以,一個好的產品的出發點是: 你提供的產品就是你正在面臨的難題,只是你走的比較前面。 像是我之前在北京的 Keep ,這款產品的緣起,來自於創辦人王寧自己的難題。 他曾經困擾於運動和健身,研究了許多方法和工具,最終用一年時間從 85 公斤,減到 65 公斤,但在過程中卻找不到一款好用的整合型解決方案,所以他找夥伴一起做了 Keep 這款產品。 我未來要提供的內容產品也是如此,正因為我走過 升級自我效能 的這一條路,知道成為一名高效的專業工作者和生活黑客需要哪些工具和方法的支持,所以我想把這樣難題的解決方案,提供給對自己要求高,想培養可遷移能力的每一個遊牧世代。 雖然我們推廣數位遊牧的生活模式,但你不一定要現在就離開傳統職場。我是希望跟著我們的你,能夠具備可以遷移的專業工作能力,讓你不必仰賴著企業系統,等到哪天你覺得可以了,或者又遇上一個黑天鵝,你的組織不靠譜時,你有自己的職業道路和生活方式可以選擇。 20201112 新增:「 為什麼現在的商業可以做到不去迎合? 」 用戶難題可大可小,但大多是沒有邊界的,產品反之。 這句話什麼意思?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如果用戶的難題是「缺乏幸福的婚姻」,任何產品都不能直接解決這個難題。 為什麼? 因為幸福的婚姻,是一個沒有邊界的難題,而產品必須有邊界。 所以,我們可以給用戶每周準備三次相親,但是,我們不能直接給用戶幸福,這是做產品的「節制」。 再比如,如果用戶的難題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們能提供的產品像是,安排一次深度探索的旅遊行程,也一樣是有邊界的。 因為在用戶難題面前,好產品的特質是:謙遜、節制。 這邊的節制,是指對「產品提供者」的節制,不管面對的難題看起來有多大,做產品都要試圖用一個足夠聚焦、有邊界的方案來解決它,這往往卻是最有效的。 至於為什麼,讓我接著說。 羅胖在啟發俱樂部裡頭提到:「做一個好產品,就是做一個好展覽。」 他接著說:「人是在匱乏中演化出來的物種。所以,人性的本來面目,是不斷攫取和擴張。但是所謂的展覽呢?它是在萬事萬物的洪流中,選取一部分片段,確立清楚的邊界,塑造一個體驗。」 展覽正好與人性相反,給了我們一種非常奇妙的行為和共鳴模式,它不要多,而是要少。 畢竟要解決難題的最終,靠的還是用戶自己的行動與感受,我們做產品的,只是給他一個指南針和路徑,但路要他自己走。 ...
      到底什麼才是產品?好的產品像是策展,五條原則確立邊界
    2. 作為課程的設計者,必須謙遜地意識到。不管你認為你設計的有多精彩,用戶最終能記住的東西都非常有限。我們所有的努力,是為了最後留下的東西而準備的。
    3. 能用幾個人、幾個場景、幾個瞬間講清楚的事,不要用抽象概念和邏輯 → 調動感受力,協助他們完成自己與自己難題的連接。產品應該是個指南針而不是答案本身。
    4. 💡
      感性材料:不僅是「講個故事」「舉個例子」「語言活潑」。在課程裡,感性材料是對用戶注意力的管理工具。 所謂感性材料,是指「一切不需要調用大腦皮層進行概念推理,就可以理解的內容」。包括:熟悉的形象、聲音、人名、地名、故事、植物、動物、數字、俗語、節奏、押韻、情緒……等。
例如原稿:「當然,統治者的徵稅比率過高,徵收方式不當,或者把稅收用在自己身上,確實是剝削。但剝削性並不是稅收的本性,公共性才是。」
當然,話說回來——統治者的徵稅比例過高,比如你一個月才掙 3000,國家拿走 2000;徵收方式不當,比如直接踹門拿錢;或者把稅收用在自己身上,當官的天天大吃大喝,那確實是剝削。但剝削性並不是稅收的本性,公共性才是。修改後的表達也沒有講故事,但它有細節,有畫面感,足夠感性。
 
 

如何判斷這堂課的內容已經足夠好?

📌
挑戰 + 認知起點(原來的解決方法) + 認知終點(更好地解決方法) + 感性素材 + 結論(一個模型) + 這結論的其他應用場景 + 一個行動建議
  1. 你是否設計了一個挑戰情境——誰?遇到了什麼挑戰?他在什麼約束條件下,要達成什麼目標,因此需要你給出這個解決方案?你用什麼感性素材渲染了這個挑戰?
  1. 原有的、俗知俗見的解決方案,為什麼是無效的?你用什麼感性素材渲染了這種無效?
  1. 你給出了什麼新的解決方案?它和原有解決方案之間的區別,能說清嗎?
  1. 你給出的新的解決方案,在何種邊界下有效?你做了嚴格的界定嗎?
  1. 用感性素材解釋你的解決方案。它必須是一個簡潔的、有解釋力的模型。
  1. 這個模型能歸納成一個認知交付點嗎?
  1. 這個認知交付點,可否被提煉成一個「金句」,或者借用現成的格言?
  1. 這個模型在其他情境下適用嗎?你舉一反三地說明它了嗎?
  1. 指令用戶做出一個行動,可以是記個筆記,划個重點,做個練習。
  1. 再次檢查,課程中所有的表述,是否和各種共識抵觸?如有,請做消毒處理。
  1. 再次檢查,課程中所有的材料,是否經得住事實驗證。如沒有把握,刪除,或做出說明。
  1. 再次檢查,課程中是否有錯別字、口誤或其他技術性瑕疵。
 
工程師思維:基本模型是地基,邊界條件是承重牆,用戶需求是天花板,感性素材是大門。 這要建構起來的建築物,才是用戶想進來,且進來之後感覺滿意的。
 
 

 

如何萃取(一個組織裡的)知識?

  1. 一個專案在運行中,因為行動和挑戰的相互影響,必然會產生很多知識,但很容易被遺忘。個人和組織業最大的浪費,是知識和經驗的浪費。所以,萃取組織中的知識和經驗,沉澱為有形的知識產品,使其能夠持續運營和生長,並能夠嵌回真實的業務場景,這是一個組織(或個人)永續經營的重要保證。
  1. 三大要素:因人而來因變而生為來者而書寫,因業務場景而觸發
    1. 因人而來:是因為「事」的相關知識都牢牢扎根在具體的人身上。同樣一件事,在不同參與者立場上,其實是不同的事。
    2. 因變而生:是指知識萃取應該充分體現「事」的過程性。它不應該是一份經驗總結,而是一次在「事先設想」和「中途事變」之間不斷修正、不斷前行的歷險。凡有經驗,必是應變。很多知識萃取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那個「因變」的動態痕跡被抹去了。不知道反對什麼,就不知道你在主張什麼;不知道解決了什麼問題,就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3. 萃取知識,不是做知識收藏,而是此時做此是的人,寫給未來要做此事的人的一份攻略,因為特定的場景和被觸發。
  1. 一般人會以知識類別來分類;組織以專業領域來分部門,但這些都是靜態的。
    1. 我們的生命力來自一串的事(項目、專案和挑戰),這才是動態的,才是我們萃取知識的基本單位,不是部門、不是種類,而是具體的事。
    2. 「事」生於特定情境中,而情境是有共通性的。所以,一個組織只有以「事」為單位,列出行動清單,才能萃取出可積累、可復用的知識。
框架
  • 目標清單:為什麼要做?
  • 限制清單:難在何處?約束條件有哪些?
  • 重要節點清單:時間上,要經過哪些關卡?怎麼應對的?
  • 重要分工清單:空間上,需要哪些模塊的協作?怎麼實施的?
  • 避坑清單:遇到了什麼樣的坑?避免的方法有哪些?這些方法的效用如何?
  • 其他平行可能性清單:如果重新做一遍,哪些選擇也是可行的,或者是更好的?
 
 
 
 
 
 
 
 
 
 
上一篇
读书盘点|2022年世界读书日
下一篇
第三周刊_No.28|写在新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