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全职太太不是不劳而获的人,全职太太是劳而不获的人。” 2020-10-264.2 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解决全职太太的问题 2020-10-294.3 “全球性劳动力的主妇化(global housewifiiation of labor)” 2021-1-264.4 卫生巾未进防疫物资:“只有健康的成年男性才是有价值的人,作为二等公民的女性则是辅助照料他们的非人。” 2021-1-304.5 孩子是一种利息:全职太太离婚获得 5 万家务补偿 2021-2-224.6 当地民政局回应鼓励女青年留乡:引发三则 2021-10-84.7 王力宏离婚风波 2021-12-19:婚姻是一场不公平的游戏4.8 王力宏离婚风波 2 2021-12-204.9 劫富济贫促生育?2021-11-304.10 砍在女性脖子上的刀子,精准地砍在了奴役她们的人脖子上 2023-2-244.11 妇女节专题:劳动带来自由吗?
4.1 “全职太太不是不劳而获的人,全职太太是劳而不获的人。” 2020-10-26
#女性/反全职太太 #女性/反驳阶级大于性别
还是要声明一下,我对羞辱家庭主妇没有兴趣,除非她们是奴隶中的秀才。
我想讨论的,永远是谁在维持这个剥削的结构?谁在怂恿女性进入婚姻承担各种无偿劳动?谁在获利?
引用工贼一说,可不是让人放心大胆向女人们投石的,因为比起处于权利低阶的女性,无产阶级男性更加让我看不上,软弱。
如果用:底层女性没有不进入婚姻的权利来说事儿,无产阶级男性是有拒绝进入婚姻的权利的,不结婚不娶妻,不让自己成为剥削者,他们能克服性别立场做到吗?还有一些男性,夹杂在浪潮里,大骂全职太太是不劳而获的人。
错了,全职太太不是不劳而获的人,全职太太是劳而不获的人,至少,是劳而没获够的人。
其实,要是全职太太真的是不劳而获,那对女性群体的伤害还没有那么大,因为女人真的做到了不劳而获,她不会为自己、为社会生产一点价值,那么就只有那些“有能力大量占有他人剩余价值的”男人才能娶个老婆,白养个私仆为他个人服务。
哪怕物化了女人之后,妻子也是奢侈品。想想邻居。
这就是很多自诩为社会主义学说推崇者坚持的,只要解决了男性之间的阶级问题,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解决性别问题。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各个阶层的男性,几乎都在维持婚姻合理性,都在积极地获取一名“妻子”。
这些都在反证,全职太太不是不劳而获的人,通过占有她,丈夫们能获得极大的劳动价值。女性,成为整个资本社会的猎物。
“劳而不获”,所谓的阶级问题,其实都是在围绕这一主题讨论。
社会主义者们认为,只要这个社会中还有一个劳而不获,劳而没获够的人,剥削就会存在,所以,他们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重新分配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价值。
如果你是一名男性,又是一名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我不能理解你为什么会在现有法律下进入婚姻,又为什么会支持女性进入婚姻。因为如此一来,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在你日常生活中,剥削在每时每刻的产生。结构错了,你个人的“尊重妻子”毫无意义。
全职太太,非全职但无偿承担家务劳动的妻子们,都是无产阶级的一员,而且是被压迫剥削的最彻底的一批。从这个角度来说,革命的不彻底,进程的反复,正是由于无产阶级男性的软弱,性别立场让他们没有把女人看做无产阶级群体里的一员!他们白放着剥削发生在自己的家庭里,他们不承认自己就是家庭中的资本家。
在此时此地,不反对婚姻制度的男性,根本不是无产阶级一份子!你们背叛了你的同胞,你们背叛了你的阵营!
父权,赋予了男性剥削的权利,他们贪婪而留恋了,所以,996 的死灰复燃不过是时间问题,有人能占有剩余价值,那他自然会利用自己占有的剩余价值去维持自己能长期占有的剩余价值的结构。
如果男性不承认自己在婚姻中剥削,拆解掉婚姻和家庭,那么他就不能彻底破坏这个剥削的结构,你吸取妻子的血液会被层层运输上去,强壮压住你的那只脚。如此而已。
先解决性别问题,才能解决阶级问题。否则,勇士永远是下一头恶龙。
4.2 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解决全职太太的问题 2020-10-29
#女性/反全职太太 #女性/反驳阶级大于性别
我不觉得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全职太太的问题,最好的证明,就是我没看到有“全职太太”行业工会这种东西呢。
就算法律认同全职太太家务劳动价值,谁去监督,谁去改良,谁去谈判?欧洲国家出租车司机都三天两头的 BG 抗议,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全职太太的大 BG 呀?
怎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全职太太这种职业已经完全消除了剥削,太太们不需要联合起来争取自身权益?每一位全职太太都劳有所得,薪酬合理了?
性别议题是高于意识形态存在的,解决性别压迫的方法,自然也不是简单的往左走或者往右走就有效的。
就拿很多人喜欢提的日本来说吧,它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文化和法律上,就是往承认家庭主妇劳动价值的方向走的。那结果呢?女性的地位高吗?看上去,是只有能负担妻子的男性才有资格结婚,并长期维持婚姻稳定。
这相当于,大企业给了有能力的男性两份工资,一份给他本人,一份给他的“全能生活秘书”,以维持他劳动稳定。没有能力获得企业正规工作岗位的男性,无力支付妻子的薪水,自然也就不敢结婚,他招募不到女性的“应聘”做他的“全能生活秘书”。
这也是日本现在一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了,不结婚少子化,以及单亲妈妈困境。后一个,就是无力支撑家庭的男性让(没有认清社会现状的)女性怀孕生子后,个人逃离困顿产生的后果。
在父权资本主义社会,婚姻和妻子,成为了高阶男人的奢侈品。 还有一些人(有男有女),拿着这样的全职太太向公众展示,以证明全职太太有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向女性群体发出了金光闪闪的诱惑。但家务劳动的特定性,决定了全职太太的劳动技能无法市场流通,难以衡量。
A 家的家务和 B 家的家务完全不同,妻子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也完全不同,更别说性和生育抚养的私有性了。只要 A 太太离职后没法马上应聘 B 太太,家庭主妇就不是一种职业,全职太太工会也就不可能存在,这种私有性,使得丈夫联盟可以无限压价,而法律也只能拿社会最低的家政工资,换算成妻子们的工资。
最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资源被越来越集中的固化在少数阶层手里,根本没有那么多有钱丈夫好吗?在日本,有稳定岗位的、能支撑全职太太的丈夫,全部都要靠抢,更不提那些能让女性阶级飞跃的富豪男了。
真正的全职太太的岗位如此稀少,简直就是女性的生存者游戏,这种准入制极高,无法替换且没有行业规范的苛刻职业,谁有兴趣谁按男性审美收拾好,学完了家庭技能就去应聘吧,敬谢不敏。
4.3 “全球性劳动力的主妇化(global housewifiiation of labor)” 2021-1-26
#经济学 #劳动力市场 #女性/反全职太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对不起,今天我对着一个经济学名词笑了整整三分钟,必须分享一下。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里面,上野千鹤子老师引用了经济学家 Seccombe Waly 在《Thehousewife and her labor under Capitalism.New Left Review》中的一段话:
第三世界国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女性和男性,都被卷入了在正式劳动领域和非正式劳动领域间自由穿行的浪潮之中,他将这种现象称为全球性劳动力的主妇化(global housewiffiation oflabor) 。
嘿嘿嘿嘿,请原谅我奇怪的笑点,原来他们都知道的,需要的时候超长时间工作,什么 996/007 都是义务,不需要的时候就踢到一边,不用保险不用福利的非正式劳动(或者叫的好听点,外包劳动/劳动派遣),这种模式是一种隐形的剥削,原来他们都知道啊。
恭喜主妇们,不被经济学计算的你们,还是为经济学做出了贡献,你们为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精准的名词。当你们在婚姻家庭里爱来爱去、无私伟大、我自愿的时候,他们开始用你描述遭受剥削的男性——你的劳动正在“主妇化”。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4 卫生巾未进防疫物资:“只有健康的成年男性才是有价值的人,作为二等公民的女性则是辅助照料他们的非人。” 2021-1-30
#政治/威权暴力 #性别暴力 #政治/父权制
为什么事隔一年,防疫物资名单中,还是没有卫生巾?也许,女权主义理论,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对“市场”而言,“人”不过是劳动力资源罢了,而只有健康的成年男性才是有价值的“人”。
如果说成年男性是军事工业型社会的“现役兵”的话,那么在社会其他成员中,儿童则是“后备军”,“老人”则是“退伍兵”,病人及残族人就是“伤残兵”。
作为二等公民的女性则是辅助照料他们的“非人”。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女性发展的隐性边缘化,政治上表现为政府的政策法律性别视角的缺失和工具性地对待女性发展。
综观历史,女性就业明显被工具性对待:当劳动力短缺时,女性就业增加;当劳动力过剩时,女性失业首当其冲。
正如女性主义所批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工作场所和家庭分隔开来,把男人作为首要劳动力送到工作场所,而将女人作为次要劳动力限制在家中。妇女变成了劳动力的后备军。
男性世界有时也关心女性的发展,但他们把对女性的关注看作“暂时的”或“实用的”。 《性别政治下的女性发展边缘化》,杨凤、田阡
4.5 孩子是一种利息:全职太太离婚获得 5 万家务补偿 2021-2-22
#女性/反全职太太 #女性/反驳阶级大于性别 #政治/父权制
【全职太太离婚获得 5 万家务补偿】我看到首页对这则新闻的讨论,几乎是两极化的。
对婚姻制度持反对态度的人,将 5 万元的离婚补偿当做一个笑话在宣传;持改良婚姻制度意愿的人呢,觉得这是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案例,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向欧美日本等国学习,逐步认可家务劳动和生育的价值。
对于前者,你们是否觉得这是国家反对婚姻制度,鼓励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劳动的信号?对于后者,你们是否觉得这是婚姻制度在朝好的方向改良,现在的 5 万元虽少,但是迟早会达到能够补偿女性婚内劳动价值的程度?都不是。
在我看来,不论是新婚姻法对婚前财产的重新解释还是离婚补偿,又或者是彩礼话题的反复争论,既不是为了保障女性利益,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良方向行进,也不是为了消亡婚姻制最终达到社会主义大生活。
这是古老的父权制在新世纪,面对人群新的经济活动变化,为了保持其统治地位,在不断进行尝试和不断调整策略,它就快要成功了。
先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解释一下父权制:
“年长男性对于年轻人和女性的统治,是通过对种子和聘金的管理而实现的。年轻人为了得到女人需要让长者负担聘金,女人和种子一样,繁殖生子。年长男性通过管理聘金,来控制女性的分配,以及孩子的分配和归属。”
这是上野千鹤子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总结女权主义人类学家梅亚苏的著作《女性,谷物,资本》所得出的精华。
孩子是一种利息,这句话可能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并感到情感上的痛苦,那么我换一个例子: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没有,在《红楼梦》里,年纪过大或者犯了过错的丫鬟,如果是家生奴才没有父兄带走的,其发落方式之一,是“打发出去配个小厮”。
这个“配”字很有意思,因为这对女性来说,这是处罚,但对小厮来说,则是极高的奖赏——奖励“成家”了。
对于没有贵重私产的男性奴隶来说,被赐予的不仅仅是一个女性,还包括了从大通铺的奴隶房间搬出,分配到一间单独的房屋生儿育女,以及固定的差事,以保持他养家的物质资料。
他被分配的,是成为“父”的权利,而通过他增殖的人口(他的孩子),是贾家新的家生奴隶,主子对其有支配权。
你看,孩子成为了聘金的利息。
真相就是这么赤裸裸,在延续到近代的父权宗族家庭中,被血缘关系掩饰伪装的,是同样的逻辑。
在多个男性后代的家庭中,在没有成家的男性,他的劳动所得(不论是田间劳动还是手工业劳动) 都是归“父亲”所有的。这个父亲指父权家庭掌权者,不一定是生理父亲,直到男性成家(获得女性分配),他才有可能获得大量贵重私产,包括房屋田地。过去,这叫做分家。
他为家族进献的利息之一,是冠有他姓氏的孩子—家族的孙辈。家族族长同样对孙辈有一定的支配权。
这就是父权制的原理。女性在其中,是被分配的对象,是增殖新生人口的道具之一。
解释完了逻辑,回到这个话题的开头。面对新的世纪,新的经济活动,他们所做的婚前财产的重新解读(主要是房产) 、彩礼法律规定能退能还,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父系的贵重财物,始终保有在父系的手中。
女性相较于以往的所有时代,流动性增强,有了自主逃离的可能怎么办?父权选择了尽量控制住生产资料的分配。只要贵重财产留在父系家族手中,哪怕女性离婚有“聘金”,那么父系就能延续它的运行逻辑。
所以,反婚的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不要高兴早,你们只看到了新婚姻法对传统婚姻观念的破坏,却没有看到,带着孩子的女性,在脱离婚姻后立刻陷入了贫困,母亲抚养孩子所需的物质基础,还牢牢地掌握在父权的手中。
按宗族观念的传统模式,那么女性应该获得自己原生家庭的财产继承和劳动协助(因为她同样为自己的家族增殖了人口),按社会主义的未来模式,那么女性应该获得社会化育儿所需的必要物质资料。
但是很显然,这两者他们一点动静都没有。
有条件的家庭,为女儿筹集适当的嫁妆,却并没有想过投资其本身,更没有想过支持女儿单身生育。
题外话,为了防止属于父系的财富和资源流入女性的手中,连女儿也是被严防死守的,某些女性渴望的日本,大财阀甚至玩出了婿养子游戏,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简单说,就是独生女的家族,宁可把女婿收养成家族成员自欺欺人,也不会培养女儿继承家业。
社会中,单亲妈妈面对的是社会化育儿的费用依旧昂贵,父权社会没有将资源投入到这里,还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补贴。
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可以独立负担孩子漫长的抚养期,这也不是女性应该独立完成的,男性在没有财产继承和家庭帮助之下,也同样完成不了。
同样的逻辑下,离婚补偿、离婚赡养、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婚姻改良派心心念念的几个大项,你们就会看清楚它们其实是海市蜃楼。
打个比方,今天就如很多女性所愿,法院算出了令你满意的婚内劳动价值、找到新的经济来源前的生活费、以及将孩子抚养到能参与社会劳动前的所有费用,你的前夫要怎么支付这笔费用呢?
一次性立即执行?
他有那么多钱吗?一个悖论是,常规的女性生育年龄段,同样是男性经济收入极低的年龄,他本人有大量社会财富的可能性为 0。
富二代就不讨论了吧,他们稀少到雌竞者打破头,而且父权的掌控下,年轻的男性都是“无产者”,他的社会资源的大头,来自于继承家庭的“聘金”。现在,聘金又通过法律,牢牢地认定在他的原生家庭手中,不随着他本人婚姻状态的变化而流失。
父权完美的应对策略。
分期支付?
离婚后带走孩子的女人,带走了“利息”,父权家庭必然要求年轻男性继续增殖完全属于自己支配下的孩子,那么他们同样需要聘金为新的家庭做准备。
你觉得他们会把资源“浪费”在你手中的孩子身上吗?天真。你知道吗,哪怕是日本,离婚后男性抚养费的足额给付,也不足 40%。
你们当然可以期望法律的强制执行,但新的家庭代表新的人口,这是国家和父权共同的倾向,我也只能祝你们成功了。就不知道老赖满世界飞的地方,你们梦想中的强制执行力从何而来。
这就是我看到类似 【全职太太离婚获得 5 万家务补偿】 的新闻时,根本开心不起来的原因了,父权的力量还那么强,那么灵活又狡诈,像一只盘踞着巢穴的巨龙,对核心严防死守。
抛开所有的古老迷障,追问婚姻制度和父系/母系的本质,就是资源在哪里,新生人口就在哪里;物质继承权在哪里,新生孩子的支配权就在哪里。( 注意,这个支配不仅仅是狭义的统治,还包括孩子的成长导向、情感、归属感、忠诚度、赡养义务等等)
在这样的男权社会里,期望婚姻改良的女性,你们的方向就错了,这个世界上是有两性相对平等的国家,是有两性以婚姻结盟后,双方权利义务相对公平的国家,但他们无一例外,是先有了女性地位的提升,才有了婚姻自然而然的改善(而且在改善后,婚姻制度反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请再想一想吧,父权婚姻制度到底是什么,它的起源是什么,它正在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不是女权无视婚内女性的权益,更不是女权仇恨婚内女性,而是你们的努力被引入了歧途。
不要局限于婚姻家庭的范畴鬼打墙,女性应该先去讨论,一个和男性没有产生关系的女人,她是否享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作为社会成员的女性,她是否享有和作为社会成员男性,一样的权利?然后再去讨论,你想和谁“结盟”组建家庭,家庭内劳有所得的问题。
就像两个人,应该站在一样高的台阶上去比高矮,而不是女性在被剥夺了继承权,在就业上被歧视之后,在低一等的台阶上,去和男性讨论权利。
这样讨论出来的权利,最后全部会变成可怜兮兮的补偿性质的残羹冷饭,根本谈不到公平。
最后,我再次恳请,婚内女性,请站到女性群体内来争取权益。父权即将完成它新形态的转变,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我们再这样四分五裂下去,女性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地狱之中,它一样冰冷,它一样残酷。
拜托大家了,醒过来。
4.6 当地民政局回应鼓励女青年留乡:引发三则 2021-10-8
#政治/威权暴力 #性别暴力
4.6.1 第一则:结婚自由是宪法赋予的权利
我去翻了一下原文,更震惊了!
这位提案委员除了说出“单身男年纪大生病了没人服侍”这句话之外,居然还说出了【结婚不是个人自由】?!
这篇文章,还是湖南湘阴县政府网站公布的县民政局就政协委员《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所作答复。
相关原文如下:
「九派新闻:有人会认为结婚不结婚是自己的自由。吴襄:这个问题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那我觉得不行,这个不是个人的自由。为了社会的进步,需要后代。中国的话一般都说,最不孝的就是没有后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估计新闻采访的记者都震惊了,还重复提了类似的问题几遍,新闻链接见评论区。这是政协委员能说的话吗?!
我国宪法第 49 条中,明文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这位委员,您违宪了。
(很好奇,对于明显不能胜任政治协商工作的委员,群众有权力抗议吗?)
4.6.2 第二则:坚持住!剩男怎么会有危机?!
真奇怪,明明男人是社会的支柱,国家的栋梁,贡献了我国 99%的生产力,掌握着科技和文化领域的 99%的尖端技术。
他们能上天能下地,能出海能下矿,只有男人才适合进入重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矿、教育业、金融业、互联网产业…至于军警消防、治理国家,那必然是专属男人的天地。
男人是如此阳刚,又如此伟大,多亏了他们,这些辛劳的供养者,养着此地好吃懒做、贡献微弱又越来越胃口巨大的女人,才使这个国家得以艰难前行。
就很奇怪,明明是男人养着无用的女人,比如开心的男人最爱说:我养你。而愤怒的男人最爱说:你这个在家带孩子不工作的女人,都是靠我养着!
但现在,那些贪梦的负担们,一个个不想“被养了”,居然就有人开始讨论起男人老了不能活的问题了,这怎么可能?一定是诬陷!
连老女人们都没有着急,说自己老了没人服侍就不活呢,男人在他伟大的生命过程中,从胚胎到棺材,怎么可能有一秒不如女人?不会!
男同胞们,一定不要被这样的话术蒙蔽,相信我,坚持住,只要你们对抗这些危言耸听的“剩男危机”,不出 10 年,这里的女人就会哭着喊着求你们娶她们的,女人能做什么,自己都养不活。
对了,甚至还有几千万没登记在册的黑户女呢,沉住气!到时候,别说给彩礼了,你就挑选陪嫁最多的那个娶就是了,好日子在后头呢!
Just Do lt!
4.6.3 第三则:今天也是想不通的一天呢
今天也是想不通的一天呢。
在婚姻的围城外,女人们总是听到:“婚还是要结的,你得找个男人照顾你。”而男人们总是在说:“我是个负责任的人,所以要和你结婚,给你名分,让我养你。”
这么一看,很明显女性是去婚姻中获取,男性是去婚姻中付出的嘛。
那就怪了,为啥我们一谈到结婚难,结婚率降低,专家们不担心那些没人照顾、没人供养的女人,而去担心男人呢?
那些喝奶茶、囤口红、买包包、不存钱的小仙女,没男人娶她们可怎么办呢?她们听上去活不了多久了呀?倒是被称为照顾者的男人们,在不用他们再给予的情况下,居然就要穷困潦倒,老无所依,进而报复社会了?
这逻辑好像哪里没对呀……
今天也是想不通的一天呢。
4.7 王力宏离婚风波 2021-12-19:婚姻是一场不公平的游戏
#女性/婚姻
这次某优质偶像的风波,是真的出圈,我本来不想说啥,毕竟都是说疲了的东西,但后续发展让人有点费解。
广大婚女们,看上去是被震了一震,可是又跑偏了。
她们纷纷开始呼吁,要保护并尊重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简而言之,至少应该按家政人员的平均工资,给全职太太离婚补偿吧?如果能再给太太们一些赡养费,养活她们到找到工作就最好了。除此以外,如果没有经济能力的全职太太,还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配套法律就要保障前夫的抚养费到位。这就是妻子们心心念念的几大离婚补偿类别了。
唉……咋说呢。倒也不是他们不想给你们呀,而是他们给不了你们呀。这可能是最简单的数学题了,在 99%的女性都进入婚姻的情况下,经济收入足够负担全职太太“服务”的男性,人数不够呀。这事儿成不了的关键,根本不在于妻子能不能从丈夫那里正大光明地分到利益,而在于没有那么多“有钱的丈夫〞。
已经在婚内的女性,你们自己回头看看,就按当地的住家保姆平均工资算,你的丈夫是不是挣够了你的工资+他的开销?如果你们还有孩子,还要追加孩子的教育抚养开销。
请搞清楚,全职太太,本来就是一种奢侈品,和普通女性一点关系都没有。任何没有跨越那条经济线的家庭,只要女性选择了做全职太太,并且生育子女,就等于丈夫分期消费/透支了巨额奢侈品。当婚姻破裂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个公司因无法还款而破产清算。
当然啦,没法领到该领的钱,吃了哑巴亏的人,就只能是那位赌圣主妇了。就这是现实,这就是他们为啥只能给可怜巴巴到近乎羞辱的补偿金的原因。就平均而言,婚姻就是给不起补偿的。
对于金字塔型社会来说,可能只有 10%的男性称得上竞争的赢家(我们这里可能还没有这个数字),你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个资源的金字塔,顶端只有寥寥无几的少数人。
换句话说,能靠婚姻真正获利的妻子,也只可能有少数人,这都不是有多少女性优秀到能嫁给有钱人的问题,这是有钱人有多少的问题。
当然,他们会把这部分少量的贵妇,打扮得光鲜,大肆地宣传,当作展览广告一样摆放到整个女性群体前面,引诱她们走进婚姻,就像用胡萝卜吸引一头驴子。不过,我相信平民妻子们还是不会死心的,她们会希望说,就算前夫是提前消费了自己的劳动,孩子的抚养金也没有全额到位就生育,只要法律给力,要求他在婚姻破裂后持续支付不就好了。相当于离婚后,男性也要从每月工资中给前妻和孩子大笔的钱。
怎么说呢,这个想法也挺好。
的确,部分发达国家就是这么做的,但这个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男性都不会想要进入婚姻和追求生育了。因为一旦他们有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和婚内的子女,他们一辈子可能都要用于“还债”了。一次赌博之后,后半辈子都给人打工的感觉,男人可不喜欢,男人觉得不划算了,可不讲什么情情爱爱。
金字塔中 70%的男性,都是属于这部分略有盈余的男性。他们的结婚意愿和生育意愿,是男权社会希望保障的。这就是矛盾所在了,妻子们希望的婚姻保障,女性进入婚姻希望获得的兜底,和男性的冲突了。
女人觉得婚姻赌局几率增加的时候,男人就想退场了。男人觉得婚姻稳赚不赔的时候呢,女人就想退场了。婚姻制度就是这么个玩意儿,和感情一毛钱都没有,它更多的是个财产法律。这就是两性博弈,权力博弈,只看一个地方是觉得把权力倾向于哪一个性别。
如果统治者认定,人群的生育意愿是由男性左右的。那么,这个决策就是对的。换句话说,他们知道这些离婚分割对女性不公,但同时他们知道,这些结果能让更多的男性安心,安心去用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生育意愿,侵占妻子的劳动价值。那么,他们就是对的。
只要女性群体,还对着那些贵妇胡萝卜流口水,还是这样浑浑噩噩,在婚姻里梦游,找寻什么爱与自愿,那么他们就是对的。
真的,还想在婚姻的赌一把的女性呀,真不是女权在给你们添堵,就算我放下了反婚的立场,我也觉得你们的玩法没有对呀。在女性群体对婚姻还如此目盲的情况下,呼吁尊重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这件事儿,就是缘木求鱼啊。人家是不知道你委屈,你辛苦,你亏了吗?人家知道呀。要的可不就是你吃亏吗?
唉…啰嗦半天,一个简单的道理。不公平的游戏,别玩,也别去讨价还价,没必要。他们真需要你的时候,会来找你谈的,如果没有,那就是不需要。
看清形势,放弃幻想。
好好工作。
4.8 王力宏离婚风波 2 2021-12-20
#女性/婚姻
关于这场离婚风波,昨天没忍住写了一点之后,又有一些朋友拿福利政策较好的欧美日本来说事儿。仿佛只要法律给力,女性还是可以放心进入婚姻做全职太太的。
哎,怎么说呢,法律是什么?法律其实是附在一个社会巨物上的稀薄外壳,是社会选择了怎样的形体,然后法律去随形覆盖,而不是反过来的。
就以欧洲部分国家和日本来说吧。同样是从法律上,认同家务劳动和生育行为的价值,为什么在有的国家行得通,女性地位也稳定上升,而在有的国家却行不通,女性地位更加糟糕呢?关键的分界,不在于法律认不认同家务劳动价值,而在于一个社会,把家务劳动和生育行为,视做社会公共劳动,还是私域劳动? 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姻,不能适应现代生活,根本的矛盾,并不是讨论家务劳动和生育行为是否有价值(当然有价值),而是在哪一个框架内去兑现这个价值。
公和私。
再冒险说明白一点,最后是整个社会雇佣一个人,为另一个劳动者提供再生产服务?还是在家庭私有关系中,以一个丈夫的身份雇佣一个妻子,为个体提供再生产服务?这两者有本质区别,更有未来的路径区别。(我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
前者,以一些欧洲国家为例,再生产劳动将由一个社会“定价”。通过全民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为家务劳动和生育行为买单。简单来说,发钱给主内者的,不仅仅是其配偶,而是整个社会(当然,超出一般经济水平的富豪家庭不在此例)。通俗一点说,不论主外的人是否获利,只要一个人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孩子/赡养老人,他就应该拿到一笔稳定的工资。只有这样,再生产劳动才是稳定可靠的职业,才能确实保障儿童福利。
题外话,很多婚内女性羡慕北欧国家,说男性照顾孩子的比例更高、男性留在家里打辅助的氛围更好。其实,这不是因为别的地方,男人觉悟有多高,而是因为,那些地方的家庭“主妇”,真的是一种“职业”了(嗯,给钱男人就愿意去了)。相信我,大部分男性也不喜欢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也压力很大,能和家庭成员培养感情又能有安全收入,男人这么聪明的生物,很多是愿意回归家庭的。此时,家庭已经是社会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了,所以选择了这条路径的少量欧洲国家,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分化。
这一点,女性群体真的要好好向男性学习,自愿将自己的劳动无偿化,其实减慢了我们国家的社会化进程,无利不起早,有时候不是一个贬义词。
然后再说日本,为什么同样是发达国家,同样是认同家务劳动和生育行为的价值,日本的女性地位却每况愈下?所谓的日式妻权,那么细致入微、金光闪闪,却还是让女性群体深陷泥沼。因为它始终坚持婚姻关系的私有属性,妻子的任何利益,都仅限于家庭框架之内。甚至丈夫一人缴纳社保,夫妻共享养老保障,这样看上去公共化的福利政策,也仅覆盖了丈夫入职会购买社保的大公司而已。妻子的所有利益,都是按参与社会劳动的丈夫,他所获得的劳动价值为上限,且通过丈夫这一主体进行下发。
那么在金字塔型社会之下,注定了婚姻变成了有钱人的奢侈游戏。在日本,非土地所有者的农民、个体经营者、非正规雇佣者等未加入厚生年金(类似于国内社保)的劳动者,不受立志当“结婚员”的女性青睐,理由就在于此。
日本对妻权的保护,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神奇,传说中的离婚赔偿、孩子的抚养金、出轨过错方认定、分丈夫养老金等说法,都是有限定条件的,而且支付程度不过如此。
简单说明日本的离婚赔偿。离婚妻子能分的财产,也分为婚前和婚后财产,婚前财产和婚后被单独赠予的财产,不分。婚前的房产也属于个人,婚后财产根据夫妻对的家庭贡献程度分。唯一区别,是全职主妇离婚,也能分得婚后财产的一部分。这个部分,不会超过婚后财富总额的 1/3, 这还是有产可分的情况下。
孩子的抚养金,可能会让很多女性大跌眼镜。前夫抚养金的支付,非常看人品、看收入。曾经在 2016 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做过一次社会调查,调查 2011 年至 2016 年间的抚养费支付情况。数据是:女方抚养孩子且从未收到过男方抚养费的家庭,占所有单亲妈妈家庭中的 60.6%(2011 年)至 56%(2016 年)只收到过一段时间,没有收到孩子成年的,占 15.8% (2011 年)和 15.5%(2016 年)抚养费确实支付到孩子成年的,仅占 19.7% (2011 年)和 24.3%(2016 年) 不到四分之一。
换句话说,一半以上的单亲妈妈,一分钱也没有收到过前夫寄来的抚养费,只给了一两个月就消失的前夫,比比皆是。注意,这还只是调查的支付频次,没有调查是否足额支付。实际上,日本女性离婚后成为单身母亲,是女性贫困以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的重要原因之一。2017 年,由日本 NHK 电视台特别报道组所制作的《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纪录片,以及此后出版的《女性贫困》书,向世人揭示了掩盖在文明外壳下的毒疮,也算是为日本女性做最后一搏了。
社会压力下,大部分女性以为的家庭顶梁柱,其实什么都顶不住,世界崩塌后,她们身后往往还拖着自己和几个孩子,地狱就此展开。
所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私有制婚姻,和“拜金女”是配套的产物。拜金,是应该的。当框架钉死在私有关系里的时候,前夫没钱,你拿什么执行? 所以,女性一定倾向于找家底厚、本事大的男性,至少她的沉没成本,还有一线机会追讨。这就是坚持男权模式的传统婚姻,婚内保护做得再好,都暮气沉沉、毫无出路的理由了。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自我进化。
综上,当我们看明白了婚姻和私有制的联系,一切搅合在一起的浆糊就自然理清了。家庭劳动的价值,从来不是女权所反对的,正相反,女权一直在争取再生产劳动的有偿化。但外在框架是一切的前提,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部分女权觉醒者别急,不要觉得以社会福利,兜底家务劳动价值,是在为滥生的男权家庭谋福利,为赌性极重的妻子们买单。虽然我写的时候也担心会被误解,但把家务劳动的价值认定,单纯归为“妻权”,是不准确的。家务劳动的涵盖面积涉及每一个人,并不仅仅是夫妻。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育儿劳动的社会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不结婚的人也一样需要,单身生育者更加需要。对于选择进入家庭私域的全职太太而言,如果你的劳动定价,只落在私有关系中,便沦为一场豪赌。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输家在婚姻赌局破灭时,都会拼命为自己的劳动价值叫价,但大多数情况,对方并没有足额的支付能力。我们和维婚女性矛盾的焦点,从来不是相互仇视,而是对客观条件的认知程度不同。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初级阶段,有没有破坏父权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没有消除家庭私域里的剥削,移除男子对女子的普遍压迫,大家自己心知肚明。不谈外界框架去争取“妻权”,女性解放可不能走这冤枉路。
其实,马恩构建的社会主义大生活,所谓的破坏家庭,消除婚姻,正是以这样的公去破坏私。最后达成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和法律的和谐统一。这个目的地是清晰的,但什么时候能达到,要花多久时间达到,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说,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缓慢、曲折、迂回的。
在哪个时代说哪个时代的话,在哪个客观条件下,就做哪种理智的选择。现在,要去婚姻里一搏岁月静好、稳固幸福、社会保障的人,我也只能敬您这场豪赌了。
4.9 劫富济贫促生育?2021-11-30
#女性/生育 #社会/生活 #社会/政策
昨天看到首页转发里,有姐妹在讨论某位大 V 的高见,是关于通过向不婚不育和少育的“高层”多征税,去补贴愿意多生的“底层”,来促进生育率的。还搞出来一个挺有趣的名词,“转移支付”。在他的倡议中,不仅要以孩子的数量直接奖励现金,还要在抚养过程中,通过“转移”富裕人群的收入,持续补贴底层多生育人群的育儿费用。
其实,如果稍微忽略那些激怒女性的词句,他说的就是一种以现金为基准的育儿津贴,是属于鼓励生育的一种政策,没什么出奇的地方,而且很多国家都尝试过,但结果各不相同。所谓的“劫富济贫”式促生育,就是将从社会中提取的税金,投入到生育多子女的家庭中。“劫富”的过程就是生活中的全民纳税,此前部分地区试行的多子女家庭减税,就已经是一种奖励了,现在提出的现金奖励,是在这个基础上,额外再给生育/抚养津贴。
不论我们愿不愿意,“劫富济贫”式促生育,是一种现状,而非未来,或者换一个方式说大家更能接受一些,社会化育儿。有孩子的家庭,本来就并不承担全部的生育、抚养费用,社会承担了一部分费用,如免费儿童医疗、公立学校、公共育儿设施等等。这个社会,本就是你我组成,国家作为一个管理机关,它本身不产生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搬运工。如果人口是重要的,那么在这里投入资源无可厚非。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直接按孩子人头领取现金,能不能作为鼓励生育行为和社会化育儿的一项措施。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什么,为什么没有被大部分受低生育率威胁的国家,“大力”采用呢?
首先,将生育行为和现金获利挂钩,是非常危险的政策。因为孩子将变成家庭的“经济来源”之如果领到的津贴,数额远低于抚养孩子所需,那么多一个孩子仍然意味着更多的家庭支出,这样的奖励起不到促进生育率的作用,养不起的照样养不起。只有当生育抚养津贴的数额足够诱人,才有可能吸引人们多生育。
那么问题来了,你如何监督领到高额生育津贴的家庭,真的把这部分钱,全部用于孩子身上呢?
只要存在按人头领钱的政策,那么孩子的生存处境如何保障呢?在某些高福利国家,靠生孩子就能不工作的家庭是存在的(当然,也是因为照料大一堆孩子就要耗费大量劳动),很多所谓的底层家庭,就靠生一大堆孩子领福利度日。当你把现金大量投入到养孩子不花多少钱的地区,别忘了,这些地方,养活个大人也不花多少钱。当大人寄生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你们在考验的,是人性。
还有一个隐藏的危险,如果人们真的为了高额津贴去生育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突发意外、疾病的时候,当他的治疗费用大大超过津贴数额,这样的家庭会选择积极治疗吗?这是冷酷的提问,还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很简单的推论,他们也说了,定下的数额,刺激不了不在乎它的家庭,能用金钱激励生育的家庭,他们在乎这笔钱。对于生育者而言,获利>孩子,后果是什么?
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某些男性高谈阔论穷人生孩子,就像谈论摇骰子,仿佛只要生得多,总能有一两个孩子出息,增加中奖几率。可是,抵抗风险的成本呢?你几个骰子扔出来,可不一定是 1 到 6 啊,还有可能是负数啊,孩子生病了怎么办?突发重疾怎么办?后来我才明白,哦,原来不存在这种情况,对功利性生育者而言,在摇骰子者心中,报废的产品扔了就行,哪里来的成本。孩子是他们的刮刮乐。
当然,你也可以指望未来,这些意外和医疗费用国家都包了,那么又回到了原点,国家本身不产生价值,我们的社会财富可以为多少孩子兜底?可以兜底到什么程度?底层本来就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生育的孩子越多,踩雷的几率越大,只要有一个意外,全家都会被吞噬。
公益救助项目里,家徒四壁还牵着一串孩子,其中的重疾孩子求捐款的比比皆是,当现金作为促生育法宝的那一天,我们又可以为多少滥生的孩子救命?
谈完了整体,再来谈性别。
在我看来,针对生育的福利政策,不是不可行,加大社会化育儿程度更是我们的诉求之一,但是,在婚姻制度彻底瓦解之前,一味地奖励生育行为是行不通的。这样做,在女性地位仍然很低的地区,福利不仅不能保障生育主体和孩子的利益,反而加剧了女性地位的下滑。
举一些例子,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的现金福利政策,是严格根据收入来断档的。一旦孩子的照料者产生了社会收入,即视为你没有把精力放在照顾孩子身上,或者说你已经财务自由,不予补贴。还要再配合严格的儿童监护相关的法律,确保了孩子的权益和养育后代主体获得确实政策补贴。这整套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监督,否则就毫无意义,但就算如此,仍然时有虐待克扣孩子的事件发生。
再以亚洲生育率最低的韩国为例。尽管韩国政府也花了大价钱在鼓励生育上面,但男权文化在韩国根深蒂固,政府花在奖励家庭和社会基础设施上的钱,没有切实落在生育和照料后代的主体身上。加之韩国只是呼吁男性同休产假,而非强制,就业性别歧视严重,使得男性在职场上完全压制女性空间,女性不得不在工作和生育之间做出选择,最终导致了在有生育津贴的政策下,生育率持续低迷。
国家不对单女生育增加福利政策,任何生育福利,不论是减税还是现金,都将落在家庭单位里,这意味着男性会以“父”的身份吸血这些福利。婚姻霸权不被打破,男性的生育意愿将在给与孩子的福利刺激下,更倾向于绑架女性的子宫实现利益最大化。最后,社会无力负担滥生的新生人口,断裂崩溃。具体可以参考澳大利亚此前的一系列生育政策的变化,从高福利到逐步收紧,社会抗议躺在 5、个孩子身上不工作的家庭太多了,现在又开始鼓励(要求)底层女性出门工作了。
这些都是前车之鉴,以高福利刺激生育率,在有些国家有效,在有些国家无效,在有些国家有效但伴随着恶劣的后果,在有些国家无效更伴随着恶劣的后果。其产生差异的根源,就是女性地位。
如何保证人群在福利政策刺激下,仍然不会滥生,仍然最大程度以孩子的利益为中心?那就需要归还女性的完整生育自主权,不让她受婚姻和丈夫的影响。只有当女性真正自愿冒死亡和健康风险去生育孩子的时候,才谈得上生孩子不是为了获利,社会才能将资源放心地倾斜给生育行为。毕竟生育行为中,男性永远是不用付出代价的一方,现在抚养也有人给钱,啥都不用做还能进行刮刮乐游戏,那他们不得乐疯了。
有些伙伴提到,只以家庭为单位补贴生育福利,就是将“强制女性生育的工作,下发到了夫权手里”,深以为然。在女性地位仍旧不平等的现实下,一些短视的男性,必然为了所谓的“福利”,强迫或诱导妻子多生育,将一对一精准催生,再进一步剥夺婚内女性的自主生育权。
以我们这儿来说,情况更加严峻。我们这儿有可能落实的生育福利非常有限,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承认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不外乎税收减免和增加基础设施。
现金?想多了,我们承担不了后果,就算局部发一些,也不过是挠挠痒痒,忽悠罢了。
有些“直白”的父权主义者,将养老和生育挂钩,甚至呼吁“处罚”不生育人群,企图以增加税收和“国家不予养老”为威胁,这非常可笑。
将后代定义为养老工具就是一种极端父权思维,请换个角度想一想,女性一旦真的被赶回了家庭,那么男人作为丈夫就要负担两家父母养老、自己后代和妻子的生活开支,你有这个能力吗?补贴到你手里的资源会有这么多吗?
综上,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生育的主体是女性。不论婚内、婚外,在女性没有获得平等权利的地方,不补贴生育是没人生养,补贴生育是加大性别压迫、饮鸩止渴。
想要提高生育率,到底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多想想吧。
4.10 砍在女性脖子上的刀子,精准地砍在了奴役她们的人脖子上 2023-2-24
#政治/性别政治
上野千鹤子老师和戴锦华老师的对谈中,讨论了家务劳动在高女和低女之间的转移。实在没想到,后续舆论,居然又变成了单方面讨伐女性的局面。
砍在女性脖子上的刀子,精准地砍在了奴役她们的人脖子上。上野千鹤子老师和戴锦华老师的对谈中,讨论了家务劳动在高女和低女之间的转移,实在没想到,后续舆论居然又变成了单方面讨伐女性的局面。甚至有人拿底层劳动者的形象,比如外卖员、快递员,和高女形成对比,强化一个冷酷精明的剥削阶级女性形象。更有人趁机挑拨,称底层女性应该重阶级轻性别,那些高女剥削你们也不会手软。
笑死人,这些人的观点,和两位女权主义前辈南辕北辙,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最简单的反驳,是一个提问:那些底层女性,在被所谓高女雇佣之前,都在做什么?她们在做无偿的家务劳动和无偿的自耕农劳动。是底层男性,选择了奴役女性,成为了父权制机器中最小却最重要的一个齿轮,才造成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才造成了自身阶层的低薪。
对女性的剥削,是对整个劳动阶层剥削的前提。抚养教育孩子、赡养老人、照顾病人,所有被日常消耗掉的家务劳动,都被视为女性的义务,而且是无偿的义务。当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几乎为 0 时,整个社会都从这剥削中啃掉一块,而啃食最大一块的,在金字塔的顶端。此前聊全职太太时写的一段话:
你能 996 的前提,是你回家就有食物,有干净的衣服,有舒适的床,孩子有人带老人有人照料,否则你 996 不了。谁做了这些劳动?既然工人不需要为自己的家务(劳动力再生产)付费,那么资本家就能用更低廉的工资雇佣到稳定的劳动力。丈夫是资本主义的白手套,通过提取女性在家庭中创造的劳动价值,整个社会就是建立在一半人口的无偿劳动基础上。
以上,就是上野千鹤子老师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一书中的核心论点。在底层女性这里,剥削更加残酷。在她们无法进城打工(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和服务业)之前,和家庭中的老人,一起承担了自耕农的农业活动和养殖活动,换来维持一家人生存的口粮,打工换取流通货币,是家中成年男性的特权。比起被城乡剪刀差剥削,被父权家庭剥削更加残酷,比起低薪劳动,更残酷的是奴隶制劳动。
1995 至 1999 年间,15 岁到 34 岁的中国女性公民中,每 10 万人里年均约有 37.8 名女性自杀,而其中来自农村者占比高达 93%。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景军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称,“从 1987 到 1997 年,农村女性自杀率曾明显高于农村男性自杀率。”《妇女和健康:当今的证据,未来的议程》世界卫生组织
不用怀疑,数据告诉我们,比起繁重的无偿劳动和精神压迫,外出打工是农村女性的希望。母职惩罚和家务剥削、劳动剥削在她们身上沉重不堪,底层女性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父权家庭的“全职的奴隶”。看到这里,我们还会觉得高女对低女的劳动雇佣,仅仅是剥削吗?我看着那些来着男性社会学家的指责和自以为是的高谈阔论都可笑。
农村为什么能承受这么严重的剪刀差,而不会导致秩序崩溃呢?是因为农村家庭的家务劳动无偿,是因为自耕农的日常口粮能自给,是因为底层养老福利、抚养教育福利可以极低。为什么不至于崩溃,因为有这么一批奴隶,被牢牢地踩在脚下!
我再说一遍,是底层男性,或者说底层家庭,选择了奴役女性,才维护了奴役自己的整个体系,男性的性别立场战胜了阶级立场。部分男性渴望妻子在家庭中继续处于依附地位,而资本利用了这一愿望,两者达成了合谋。他们拿着微薄的薪水以无产阶级哭诉,却绝不肯挪开踏着女人脖子的脚,说他们活该都是我口下留情。砍在女性脖子上的刀子,精准地砍在了奴役她们的人脖子上。我们判断是否是同路人,并不能仅仅看他身处的阶层,很多人可能身处金字塔的底层,却从内心和行为上认同这一金字塔结构的人,他们是没有当成主子的奴才,是没有机会长出利齿的恶羊,一旦是这些人翻身,不过就是压迫的历史重演罢了。
在我朴素的社会主义认知中,不是女性要参与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去,而是每一个自诩为无产阶级的人,必须参与到解放妇女的运动中来。奴隶是生不出公民,奴隶只能生出奴隶。
我不知道今天被压榨到喘不上气的男性无产阶级,在得知自己的解放必须建立在解放女性的基础上时,他们会怎么选择。但现在,我还没有在此地舆论中看到他们觉醒迹象。这些废物。我只看向女性,我只信任女性,才能将这持续千年的黑暗结构破解,让父权压迫终结在我们每一个的身上。这,才是最后的斗争。
4.11 妇女节专题:劳动带来自由吗?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入口,写着:“劳动带来自由(德语:Arbeit macht frei)。”
当时纳粹的政治宣传,把犹太人描写成懒惰的人、不劳而获的放债人。在剥夺犹太人一切人身权利的集中营门口写上这句话,一方面是暗示犹太人罪有应得,一方面给囚犯带来虚假的希望,洗脑他们只要努力劳动,便能获得自由。
这既是羞辱,又是欺骗。
犹太人不是因为不劳动,所以失去自由的,女人也不是因为不劳动,所以失去权利的。
请搞清楚,在整个父权社会的奴役史中,女性从来就不是不劳动,而是不能占有她的劳动所得。
古有杜甫的《兵车行》中“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现在,联合国妇女署告诉我们,全球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有 45%是女性,其中亚洲与非洲的部分地区则达到了 60%,但只有 13%的女性拥有土地所有权。
在中国,70%的农业劳动力是女性,而她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耕种着不属于自己的土地。
劳动有很多概念,其中劳动价值能在社会中流通交易的,叫做社会劳动,反之,则不是社会劳动。不论东西方,在女性彻底失去权利的漫长黑暗时代,女性被严格限制参与社会劳动,所有能直接获取薪酬,能被称为职业的劳动,她们都不能参与。只有少量女性从事一些类似接生、做媒、帮厨的社会劳动,换取一些算是答谢金的薪酬。在一战之前,法国连餐厅里的服务员,都是清一色的男性。
在家庭内部,除去农业和养殖,纺织刺绣一直都是少数的、 女性可以的从事生产交易品的劳动,但她们熬瞎了眼睛生产出来的交易品,和那一担担的粮食一样,属于她们的父兄丈夫。女性的劳动价值,被剥夺了。自古以来,她们做着艰苦的,超长时间的密集劳动,却只能得到施舍般的衣食住所,仿佛棚屋里的奴隶。生产劳动之外,被家庭成员每日消耗掉的家务劳动,更是女性独力承担了数千年的隐形劳动。这种劳动低贱廉价到,大众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
一说起家务,一说起全职太太,就是一个在家悠闲享受,不事生产的形象。
——“那你在家做什么?”这句话背后,是最残酷的现实,家务劳动不是社会劳动,它甚至没有被认可价值。
全职太太不是不劳而获的人,全职太太是劳而不获的人,至少,是劳而没获够的人。
所以,从来就不是女权在和家庭主妇对立,而是这个父权社会,不愿意为再生产的劳动出价,他们将对女性的剥削,藏在了家庭之中。
生产资料、劳动、劳动价值,这大概是最基础的马哲概念了,大部分人都学习过,但是在女性这里,却有太多人对问题视而不见,只对女性空喊中间环节。 你要劳动!你要自强!仿佛这一切都是女性自己的问题,绝口不提另外两个要素,和在集中营门口刻上“劳动带来自由”一样,真是令人作呕。
综上,让我们再次回看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由来,我们就更清楚,这个劳动妇女节中的“劳动”,究竟是哪一种劳动。
- 1908 年,15,000 名纽约劳动妇女(主要是纺织女工)在市区游行,要求更高的工资和更短的工作时间,同时要求投票权。
- 欧洲的劳动女性很快响应,德国女性运动的先驱克拉拉·柴特金提议,尽快设立一个国际妇女节,以扩大女性权利运动。
- 1911 年,丹麦、德国、瑞士和奥匈帝国等欧洲国家的女性,在 3 月 19 日庆祝了首个国际妇女节。
- 1914 年 3 月 8 日,欧洲多国妇女再次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1917 年 3 月 8 日,俄罗斯妇女举行大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 1921 年 9 月,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会上,保加利亚的女共产党人建议,为了纪念俄国女工在 1917 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把每年的 3 月 8 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女性群体,是经历十数年血与火的斗争,才获得较为平等的社会劳动权,才有一线生机,摆脱了持续数千年的、家奴式的无偿劳动。靠着无数前辈的鲜血,我们才从没有继承权,没有受教育权、没有社会劳动权的黑暗深渊中走到今天,真正的权利的获取,就是这样的残酷。
劳动本身不能带来自由,劳动本身也不能带来权力。我们要捍卫的不仅仅是劳动行为,我们要捍卫的,是我们的劳动价值。如果一个劳动被社会认为是不值得付费的,那么,就不要去从事这个劳动,因为这会带来我们的失权。
社会主义者们认为,只要这个社会中还有一个劳而不获,劳而没获够的人,剥削就会存在,所以,他们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重新分配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价值。
值此 2023 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女性,在此郑重承诺。我会珍惜并捍卫我参与社会劳动的权利,尽我所能,继续为女性同工同酬,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发声。
最后,希望每一位还未到劳动年龄的女性,以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妇女为目标,终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最美好的礼物。
祝福每一位劳动妇女,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